返回 古来万事东流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章 功成名就引妒火,天赐良缘遭劫难[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完。

    “什么!”于蓝甚是惊讶。

    于蓝自然是不知,在于蓝班师回京后,两天内,李安多次找皇帝李元谈论于蓝赐婚之事。数次后,李元不胜其烦,又的确有赏赐于蓝之意,半推半就便下了此圣旨。

    “恭喜,于大人!我想大人此时定是极喜而不能言,能得皇上赐婚,又得丞相外孙女,何谓双喜临门啊!”

    “”于蓝的确不能言语,但绝非喜悦。

    “于大人,请接旨吧!”太监见于蓝无言,又不能上前接旨,并呼道。

    “臣接旨,谢主隆恩!”于蓝此时只得接旨,至于此事于蓝打算直接找丞相李安解决。

    于蓝接旨后,太监便带人离去,而于蓝看着圣旨失神数刻。

    (7)

    不久后,于蓝便来到李安府前。

    “站住,你是何人,竟敢私闯相府?”就在于蓝走到李府大门前,欲敲门,一个下人装束忽然走出来,并说道。

    “在下乃一品御前侍卫于蓝,求见李丞相。”于蓝对此人说道。

    “请恕罪,小人不知是于大人,该死该死,小人立即去通报。”此人听到于蓝自报身份后,甚是惊讶,马上赔礼说道。说完就躬身退回,走进府内,向李安报信去。

    于蓝心,想高官要员掌控大事,翻手成云,覆手成雨,想不到连下人也知道如此之多。

    于蓝自然是不知道,李安早就对下人吩咐说道,于蓝乃他的孙女婿,府中各人必须敬重。

    “于大人,请!”很快那人便走出来,请于蓝进内。

    于蓝跟着那人穿过宏伟秀丽的前院和花园,便来到后院,李安房前。李安并未在前厅接待于蓝,只是吩咐下人将于蓝带到自己房前。

    “老爷,于大人带到。”

    “进来吧!”房内传出李安的声音。

    于蓝于是推门而进,下人并未跟进。

    于蓝走进房间,只见房内宽敞,正中摆有一方雕花精致的红木桌,李安便坐在其中一椅子上。桌上摆有一局棋,一套茶具。

    “李老!”于蓝恭手说道。

    “快过来。”李安见于蓝进来便笑道。

    “李老!”

    “见外了,以后在私下叫“外公”便好。”李安打断于蓝笑道。

    “在下正是为此事而来的。”

    “嗯?”

    “先前,在下便于李老说过,在于功名未显,且婚姻之事须告知父母方可,而如今”

    “你打败西戎一战,早已天下成名,何谓功名未显?再者,所谓君臣父子,现有皇上赐婚,事后再秉父母也无不妥。”李安又打断于蓝说道。

    “我”于蓝虽有许多借口,甚至可以说此次应举入朝是为了查明父母被杀真相,为其报仇,但于蓝不能说。于蓝实在想不到推脱之言。

    “你已到弱冠之年,雅芳近双九年华,皆不少矣,应尽早完婚。”

    “此事融我先通报父母,再行”

    “此事乃人之常情,你亦可派人接你父母前来京师,为你证婚。”

    “我写信通知他们便可,他们老人家常年居于深山,早已习惯,若接他们至此,他们定然不惯。”于蓝自然不能让事情暴露,只能如此说道。

    “那也好,顺从父母之意,不失孝道也。此事就这样定了,至于大婚之日,我会请先生择良辰吉日,过几日便告知你。”

    “那就听从李老外公安排。”于蓝说道李老二字事,李安注视着于蓝,于蓝只得改口。

    于蓝心想,既然如此,只得顺应时势,听从安排了。于蓝虽然无可奈何,但为了查明真相,只得如此了。于蓝只得,李安身为右丞相,肯定知道当年不少事情的经过,甚至内情。但于蓝此时并未开口问道,李安并非绝对可信之人,还适宜直接问。

    “与我下一局。”李安指着桌上棋盘说道。

    于蓝自然不好推辞,只得应下。于蓝奇艺和学习能力都是超群的,但于蓝现在却知道收敛。于李安拼杀多时,才故意输掉数子。于蓝细想此事多少于自己过于张扬有关。但,见死可以不救吗?囯危民险可以不助吗?

    (8)

    于蓝于李安下了数局,均是李安赢数子。

    时近黄昏,日薄西山。

    “天色不早,今日便到此间吧。在下先行告辞!”于蓝起身说道。

    “的确不早了,不如留下一起用膳吧,而今晚亦可留下,反正我这房间甚多,你也可找雅芳谈谈心。”李安看看天色说道,最后提到雅芳是不觉带笑。

    “我回去是为了写信告知父母,其中言语须细细斟酌,便不留了。”于蓝自然知道李安用意,只得推脱道。

    “既然如此,我便不留你了,改日多到府上来。”

    “自然。在下告辞!”于蓝便告辞,并离开李府。

    于蓝回到家中,简单吃点食物,便洗漱就寝。于蓝细想前事,又计划着日后之谋,整晚无眠。

    虽于蓝一夜不得入睡,但其毕竟年轻,且于蓝非常人,第二日依旧精神。

    今日是于蓝上朝当值之日,于蓝五更便洗漱换衣,在街上吃点包点后,便往宫中方向而去。

    早朝依旧,于蓝站于侧门之外。于蓝虽有将军之名,但还是御前侍卫,所有还须守门当值。

    议政殿内。

    “列位有何事要奏?”李元对着下方众人说道。

    “我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无赋税粮饷之忧,百姓安居乐业。西戎举国来犯却大败而归,四夷振恐,不敢来侵,四方安定。此间可谓是,国泰民安,一派盛世之景。臣等无事可奏。”周河上前说道,其言语可见谄媚之意。

    “臣有事奏。”李安上前说道。

    李安说此话,自然引起众人注视。

    “丞相有何事要奏?”李元以为国无大事,可早退朝。听到李安此话,于是急问道。

    “吾皇,周丞相所言甚是,如今国泰民安,国无大事,而此全赖于蓝于大人之功。”

    “确实如此,朕不仅加功而他,还赏赐不少,更是为其赐婚。”李元听到,李安又为于蓝请功,心中甚是不悦,这自然不是因为于蓝。虽心中不快,但李元还是说道。

    “臣知此,臣亦知于大人文武双全,望吾皇可恩赐于大人入殿参政。一可为国献策为民献谋,二可更好保护吾皇。”

    “诸卿意下如何?”李元看向其他人等说道。

    众人沉默。

    “既然如此,就准李丞相之奏。”

    殿内诸事,于蓝一一听在耳中,甚是无奈。

    “传于蓝进殿。”李元说道。

    “传于蓝进殿!”太监喊道。

    于蓝只得进殿。

    “吾皇万岁,不知传呼臣下,不知何事?”于蓝走到殿中,明知故问道。

    “朕加封你为谏议大夫,以后你可进殿议政。”李元说道。

    “谢主隆恩!”于蓝只得回道。

    国无大事,很快早朝便结束,各人散去。

    (9)

    于蓝在京城大街上游走了近一个时辰,无聊只得回家。

    日复一日,一个月便过去。

    一日,李安派人告知于蓝黄道吉日,乃下个月初八,距今还有半月不到。

    时间过得很快,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但对于蓝却是别样的难受和无可奈何。

    离大婚的日子还有三天,李安便派人通知于蓝不用准备所需用品,相府会准备。而到时需到相府完婚,并小住数日,再回家。李安还想帮于蓝另置府邸或修葺现有住所,均被于蓝婉拒。

    至于大婚其他安排,也一一告知于蓝。

    大婚当日,于蓝出门骑马到相府接花轿,接着带领迎亲队伍绕京师大街一周让百姓同喜以显皇恩,然后回到相府由皇上及李安主婚,最后举行酒宴及洞房。

    于蓝回复李安,此安排妥当,可行。

    大婚当日,清晨。于蓝身穿大红喜服,陪锦绣玉带,带着由皇上派遣的近百人的身穿喜服的队伍,一路行至位于城东的相府,接到早已等候在外的花轿,接着按安排绕京城大街一周。此举自然引起众人观看和猜想,其中不乏知道内情的人,又分享与周围众人,很快于蓝得赐婚及所娶之女乃右丞相李安之外孙女的消息传遍京师。

    花了一个多时辰,于蓝等人终于回到相府。

    午时,皇上李元与李安居上座,下两旁站列均为朝中文武,再则为李安远近亲戚。于蓝及同样身穿华丽喜服的孙雅芳跪于下方。

    “一拜天地”婚礼正式而堂皇,上有当今皇上主婚,下有百官为媒,可谓是千古难得。

    婚礼结束后,皇上李元只敬于蓝一杯,然后推脱尚有奏折未批,便起驾回宫,其余百官皆留下痛饮。于蓝为新郎,自然要与众人共饮,而新娘则被送回房中。

    酒宴自然盛大,期间还有乐舞表演。

    酒宴持续近两个时辰,方罢。各人散去,于蓝亦被下人扶至新房。

    (10)

    新房中,孙雅芳以独坐床上甚久,虽有些许无奈和孤寂,但更多的还是期待和欣喜。

    于蓝在酒宴上,饮酒千杯依旧未醉,只是假装酒醉,借故离宴。于蓝被下人扶至新房门外,下人离去,于蓝却久久不敢推门。

    于蓝所思甚多,但最终还是推门而进。

    进入房内,于蓝环顾四周,只见桌上花烛一对,酒杯一双,酒一壶。而新娘孙雅芳正端坐在挂有大红喜幛的床上。

    孙雅芳,听到推门与关门的声音,自然知道是于蓝来了,但未发出声响,而双手紧握。

    既然已到此地步,于蓝自然不可能退宿,于是鼓起勇气,想孙雅芳走去。孙雅芳听着渐明的进步,双手更紧。

    很快,于蓝便来到床边。迟疑了一会,又坚定起来,揭起了孙雅芳的红头巾。只见一张秀丽,涂上淡淡的胭脂,而玉唇上印有红亮的朱砂口胭,皆发出阵阵香气,华丽而不庸俗,精致更显淡雅。比起往日,多了三分成熟和美丽,于蓝看着也不觉失神。

    “相公!”孙雅芳看着目不转睛的于蓝,低头含羞道。

    “我失礼了。”于蓝马上惊醒,说道。

    “夫妻之间,何言失礼?”孙雅芳听到于蓝此话,心中一喜,但并未抬头看于蓝,只是说道。

    “雅芳!”

    “相公,春宵一刻值千金,我们还是早点就寝吧。”孙雅芳抬起头来,打断于蓝,并说道。

    “来日方长,我们不急于一时。”于蓝听到孙雅芳之言也是一惊。

    “今晚可是我两新婚之夜,怎可,怎可”

    “我方才在婚宴上,饮了不少,现头脑有些昏沉,神志稍显不清。我出去吹一吹清风,清醒清醒,待我回来再说。”于蓝故作头疼之状,打断孙雅芳之言,并说道,然后向门外走去。

    “相公小心!”看着于蓝出房,孙雅芳心中顿感失落,喊道。

    (11)

    于蓝走出房外,一边思索,一边四处游走,不知不觉便来到李安的房前的庭院中。此地于蓝来过数次,仔细分辨后便知晓。

    于蓝见李安房内灯火通明,知其未睡,但于蓝并不想打扰他,欲转身离去。于蓝走动间,听到房内隐隐传出数人交谈之声。究竟是何事须深夜长谈?

    于蓝不觉走进房间,见房内依稀有三个人影,于蓝有通过声音辩知,一人是李安,一人是李铭,还有一人是中年男子,于蓝不识。于蓝并不知此人正是自己从未见面的岳父。此人名孙平,官拜兵部侍郎,乃李安门生。婚期早定,其却突有事由外出,来不及参加婚礼,相必是刚回到相府的。

    于蓝觉得此事有蹊跷,于是细听。

    “父亲,你要我办的事情已办妥。”孙平说道。

    “甚好,此次没有留下祸患吧?”李安问道。

    “没有。”

    “那就好。”

    “伯父,姑父办事您可放心。”李铭说道。

    “伯父,我们到底该不该将我们所做之事告知于蓝?”李铭接着问道。

    “不急,现在还不是时候。”

    “还有,我让你办的另一件事,可有消息?”李安话锋一转,看向孙平问道。

    “没有。我们只知其还有一遗孤,但下落不明。”

    “虽过去二十年了,但刘志成一家之事,我还是不放心,此事必须办妥。一个遗孤可能会掀起大浪,必须除之。”李安突然狠戾说道。

    “什么?”在外的于蓝听到此处甚是惊讶,不觉发出响声。于蓝虽是惊讶,且恨意深沉,但声音还是极为低小。

    “何人?”李安仿佛听到响声一般,对外喊道,并冲出房外。李安的行动,于蓝自然察觉到,很快便跳上屋顶。

    李安自然发现不了情况。

    “岳父,何事?”

    “伯父,何事?”孙平和李铭也跟着李安跑出房外,急切追问道。

    “我仿佛听到房外有人。”李安四周查看,并说道。

    “岳父,多虑了,可能是风声或夜猫吧。”孙兴亦四下观看,并未发现异常,便说道。

    “嗯,可能是我听错了,我们回去吧。”三人有回到房中。

    屋顶上,于蓝双手紧握,咬牙切齿,怒发冲冠

    (本章完)

第4章 功成名就引妒火,天赐良缘遭劫难[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