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答题:从始皇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4章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4)[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将军,改封谯国公。

    贞观十二年(638

    年),柴绍病重,唐太宗亲自前往府邸探视,不久后他逝世。追封为荆州都督,谥号襄。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命人绘制“二十四功臣图”放置于凌烟阁,柴绍名列第十四位。

    长孙顺德(生卒年不详),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唐朝初年外戚、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以下是他的一些主要经历:

    1.

    早期经历:

    长孙顺德是北周秦州刺史长孙澄之孙、隋朝开府长官长孙恺之子,文德皇后长孙氏的族叔。

    隋朝时,长孙顺德任右勋卫,为逃避高句丽战役,逃匿于太原,后被李渊收留成为门客。

    2.

    追随李渊起兵: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初,刘武周起兵反隋并引突厥兵围攻太原,李渊趁机招兵,将所招兵马交给李世民、刘弘基、刘文静和长孙顺德管理。

    李渊起兵后,长孙顺德任统军,随军讨平霍邑、击破临汾、攻克陕州,屡建战功。他还与刘文静在潼关攻打屈突通,多次挫败其锐气,并在屈突通将要逃奔洛阳时,追至桃林将其擒获送到京师,略定陕县。

    3.

    唐朝建立后的功绩与地位: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拜长孙顺德为左骁卫大将军,封薛国公。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长孙顺德参与玄武门之变,与秦叔宝等人征讨李建成余党。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赐封他食邑一千二百户,并特赐宫女,还时常让他夜宿于中书省,可见对他的信任。

    4.

    居官不法与免官复用:

    贞观年间,长孙顺德居官贪婪,在监督奴仆时收受贿赂。事情败露后,唐太宗念其旧功,不忍心问罪,反而当众赐给他几十匹丝绢,以此刺激他的愧悔之心。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十二月,李孝常谋反,长孙顺德因与李孝常来往受到牵连,被取消原有官职。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唐太宗起用长孙顺德为泽州刺史,他重新任职后严明纪律、认真办事,受到好评,但后来又因犯法而被免官。

    5.

    身后荣宠:长孙顺德不久后病逝,唐太宗为其停止上朝,派人前去吊唁,追赠为荆州都督,谥号襄。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追改封为邳国公,永徽五年(公元654年)重赠开府仪同三司。

    总的来说,长孙顺德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为唐朝的建立和初期稳定立下了战功,但他居官时的贪婪行为也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了污点。不过,唐太宗李世民念及他的功劳,对他较为宽容。他的经历反映了唐朝初年政治环境的复杂以及唐太宗对功臣的态度。

    长孙顺德是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族叔。即长孙无忌是长孙顺德的侄子辈。

    长孙顺德在唐朝建立过程中立下战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长孙无忌同样是唐朝的重要人物,在唐朝初期政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且位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不过,两人虽然有亲戚关系,但各自的人生轨迹和政治作为有所不同。

    张亮(?646

    年),郑州荥阳人,唐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其独特之处如下:

    1.

    出身背景独特:

    出身贫寒:与凌烟阁中不少出身名门望族或官宦世家的功臣不同,张亮出身贫贱,年轻时以务农为业,是从底层一步步崛起的人物。这种出身背景使他在行事风格和政治追求上可能与其他功臣有所差异,也让他的奋斗历程更具传奇色彩。

    2.

    经历具有传奇色彩:

    告密获赏:隋朝末年,张亮投奔李密,但未受重用。后来瓦岗军中有人密谋反叛,张亮向李密告密,李密认为他忠诚,任命他为骠骑将军,这成为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这种因告密而获得晋升的经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较为特殊。

    狱中守密:武德九年,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的矛盾激化,张亮奉命到洛阳秘密联结山东豪杰,以备局势变化。齐王李元吉告发张亮图谋不轨,唐高祖命有司拷问张亮,他紧守秘密,最终得以释放。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他对李世民的忠诚,也展现了他坚定的意志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奇袭立功: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征讨高句丽,张亮自请随行,担任沧海道(一作平壤道)行军大总管。他率领唐军从东莱渡海至辽东,突袭卑沙城成功,打通了山东半岛通往辽东半岛的粮草补给线,为唐朝的军事行动提供了重要支持。尽管他在面对敌军劫营时曾表现出怯懦,但最终因副将的出色表现而化险为夷,这一经历也成为他军事生涯中的一个独特事件。

    3.

    性格与行为复杂:

    外敦厚内诡诈:史书中对张亮的评价是“倜傥有大节,外敦厚而内怀诡诈,人莫之知”。他表面上看起来敦厚老实,但内心却有自己的盘算和心思。这种复杂的性格使他在官场和政治斗争中能够灵活应对,但也为他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家庭行为不检:张亮抛弃结发妻子,迎娶了生性淫荡、骄横的李氏,对她既宠爱又惧怕。李氏与人私通,张亮却将此人收为养子,这种家庭行为在当时的社会道德观念下是不被认可的,也影响了他的名声。

第134章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4)[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