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1章 大明有钱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东辑事厂组建速度超乎预料的快,只两日功夫,便定下了骨干人员。

    nbsp当然,主要是骨干不多,提督一名,千户一名,百户一名;掌班、司房……若干名,总共不到五十人。

    nbsp不过他们的权力可不小,缉查、抓人,都在他们的职责范围之内,并且,锦衣卫审讯,他们有旁听之权。

    nbsp这一来,锦衣卫的权势大幅度缩水,行使权力也有了掣肘。

    nbsp东辑事厂提督也是燕王府出身,正是站班太监小林子,他资历不如三宝,但胜在年轻,才三十多岁,这个年纪对太监来说,正值当年。

    nbsp——太监普遍都很能活!

    nbsp三宝珠玉在前,小林子也希望像三宝那样,闯出一番事业出来。

    nbsp自从三宝下西洋,他就成了所有太监的偶像,平日太监们提到三宝,腰杆都挺直了几分,就出了这么一号人物,他们相当维护精神领袖。

    nbsp太监自卑,裤裆里少了一嘟噜,自觉矮人一截儿,如今机会来了,自然要好好表现一把。

    nbsp朱棣知道锦衣卫树大根深,想靠这几十人和锦衣卫分庭抗礼,根本不可能,所以,对东辑事厂相当扶持。

    nbsp在东安门北侧给他们划了办公场所,另,又额外拨了五万两银子,令其招募人手。

    nbsp该说不说,这些太监虽然没啥文化,但办事能力并不差,工作积极性那叫一个高。

    nbsp这天,李青随朱棣来到东厂查看进度,不由大感诧异。

    nbsp不到半月时间,就招收了八百余番役,且个个威猛高大,厂子办得挺像那么回事儿。

    nbsp唯一让李青不爽的是,东厂衙门大堂,供奉着岳飞画像。

    nbsp就……离谱!

    nbsp武穆在天有灵,若是看到这一幕,不知会作何感想……李青忍不住问:“公公,为何要悬挂岳武穆的画像啊?”

    nbsp“呃呵呵……”小林子笑道,“咱家也没多大本事,对皇上就是一个‘忠字,岳武穆他老人家最是忠君,咱家就佩服他。”

    nbsp朱棣听了解释,神色从疑惑变为满意。

    nbsp李青摸了摸鼻子,也不好说什么。

    nbsp……

    nbsp出了东厂,朱棣吁了口气,笑道:“看到了吗?”

    nbsp“什么?”

    nbsp“太监并非一无是处。”朱棣道,“没有机会也就罢了,一旦有了机会,谁也不比谁差多少;

    nbsp都是人,不是读了些书,就一定能力出众,高人一等。”

    nbsp李青点头,对此深有体会。

    nbsp连他这个后世最普通的应届毕业生,都能封侯,成为一部尚书。

    nbsp很多时候,很多人,都是苦于没有机会,一旦有了机会,他未必就不能做出一番事业出来。

    nbsp老朱一个放牛娃都能当皇帝,而且干的还很不错,固然是他能力出众,但更重要的还是机会。

    nbsp朱棣伸了伸懒腰,笑道:“三宝来信了,宝船已经进入大明境内,最多再有半个月,宝船就能回归。”

    nbsp“三宝要回来了?”李青惊喜道,“怎么说,红薯找到了吗?”

    nbsp“这个没说,应该是没有。”朱棣轻轻摇头,“不过,他这次又发现了新国家。”

    nbsp李青闻言,神色先是一暗,后又一喜,接着又问:“土豆呢?”

    nbsp“你说的是永乐豆吧?”

    nbsp“……是。”

    nbsp“带回来了好多。”朱棣道,“这次三宝之所以用了这么久,就是为了带回更多的种子,佛郎机把永乐豆当做了观赏花,并未大范围种植;

    nbsp三宝让他们广泛种植,并趁着这个空档,和佛郎机冒险家合作,探索出了新的大陆;

    nbsp只是因为季风的缘故,加上补给跟不上,为保万一,不得不返航,并没有登陆……”

    nbsp朱棣解释了一下,三宝为何用了这么久。

    nbsp“新大陆?”李青挠了挠头,心道:“该不是美洲吧?”

    nbsp算算时间,三宝这次下西洋,永乐十四年底就出发了,如今已是永乐十九年五月,几乎是以往下西洋时间的两倍。

    nbsp这么久的时间,发现新大陆也不稀奇。

    nbsp李青突然想到了什么,忙道:“对了皇上,迁都的事儿,有没有让人带信给三宝?”

    nbsp要是三宝回朝,发现回错了家,少不得闹出笑话。

    nbsp“说了。”朱棣没好气道,“在你眼中,朕就那么马虎吗?”

    nbsp“啊哈哈……皇上误会了。”李青暗暗撇了撇嘴,赔了个不是。

    nbsp李青心中欢喜,虽然红薯没能带回来,但若真发现了新大陆,红薯也就不远了,而且还能把生意做的更远。

    nbsp接下来,就等三宝回来了。

    nbsp~

    nbsp东厂成立之迅速,令人咋舌,但大多数官员并不在意。

    nbsp他们不觉得这群太监,能成什么气候。

    nbsp但很快就迎来了打脸,十日后,礼部尚书吕震,被查出参与三大殿纵火案,且证据确凿。

    nbsp朱棣也没客气,凌迟、诛九族!

    nbsp一部尚书的落马,让群臣噤若寒蝉,直到这时,他们才意识到这群没把的厉害。

    nbsp百官叫苦不迭,好不容易和锦衣卫缓和了关系,又蹦出个东厂,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东厂和锦衣卫不同,这个部门由太监掌权,文官集团可以交好锦衣卫,却打死不愿和太监交好。

    nbsp无他,要脸!

    nbsp这时的文官,还是有底线的。

    nbsp不管怎么说,锦衣卫也算是大明的官员,皇帝的臣子,属于同僚;但东厂是什么,掌权的阉人,皇帝家奴而已。

    nbsp他们从骨子里看不起太监,在他们眼中,太监比妓女还要低贱。

    nbsp当然,武将们也看不惯东厂。

    nbsp对于东厂,文臣武将统一战线。

    nbsp但东厂太监并不在意,他们立了功,领了赏,干劲儿更足了。

    nbsp所有太监,向三宝看齐!

    nbsp不得不说,现阶段的东厂还是不错的,既能办事,又十分忠诚。

    nbsp在东厂入局后,朝局再次回归了平静,迁都风波彻底平息,甚至很多人都不再抱有迁回去的想法了。

    nbsp当此时也,朱棣改北平为京师,并重新做了一套带有京师字样的官印,送回金陵。

    nbsp至此,大明正式定都北平,而金陵则成了陪都。

    nbsp金

第101章 大明有钱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