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3章 我有三计[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文臣现在跟小胖一心,是因为有朱棣这个‘恶霸在,一旦恶霸没了,他们则会成为恶霸。

    nbsp“其实朕倒是有一个办法,你看可不可行?”

    nbsp“皇上你说。”

    nbsp“直接传位于太孙。”

    nbsp李青摇头,“皇上,哪有这样的?”

    nbsp“那你觉得太子能顶得住文臣反扑?”朱棣哼道,“他有治国的本事,却没当皇帝的本事,若让他掌权,只怕是还要迁回去,甚至还会推翻朕的诸多政策。”

    nbsp李青无言以对,朱棣这话虽然偏激了点儿,但未必不会发生。

    nbsp沉吟半晌,李青道,“不如折个中吧!”

    nbsp“如何折中?”

    nbsp“皇上千秋万世之后,传位于太子,太子登基后,过渡一下再传位于太孙。”李青无奈道,“当年太祖传位于皇太孙,是因为懿文太子英年早逝,可哪有太子建在,直接传位给太孙的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朱棣摇头:“一旦坐上这个位子,谁想再下去?

    nbsp你这建议看似不错,实则根本行不通。”

    nbsp“皇上你想多了,太子对皇位并不是很执着。”李青道,“他甚至不想当这个太子。”

    nbsp“朕不信!”

    nbsp“……”

    nbsp僵持了一会儿,朱棣最终同意了李青的建议。

    nbsp他自己也觉得直接传位太孙,多少有些不靠谱。

    nbsp“权力交接至关重要,也最是容易出问题的时候。”朱棣神色凝重道,“你一定要看好了。”

    nbsp李青严肃道:“皇上放心,臣竭尽全力。”

    nbsp朱棣凝视李青良久,神色缓缓放松,叹道:“有你看着,朕也就放心了,大明的江山啊……不知会延续多久。”

    nbsp“定能千秋万世的传承下去。”李青安慰。

    nbsp“呵呵……”朱棣摇头苦笑,刚登基那会儿,他的确是这么想的,但现在他不这么想了,皇帝也有太多的无奈。

    nbsp“陪朕喝两杯吧!”

    nbsp“好啊!”李青笑着点头。

    nbsp……

    nbsp酒菜上齐,君臣二人谈笑风声。

    nbsp“李青,你在朝堂待了这么久,也对朝局有了深刻认知,可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朱棣问。

    nbsp“有一些,但……眼下不是施行的时候。”

    nbsp朱棣斜睨了他一眼,“听你这话的意思,得等朕死了才能施行?”

    nbsp“啊哈哈……”李青打了个哈哈,却也没有否认,他确实是这么想的。

    nbsp“说来听听。”

    nbsp李青为难道:“我怕我说了,皇上你会迫不及待地施行,反而会起反效果,江南官绅的利益已经严重受损,若是……

    nbsp怕到时候反抗之猛烈,太子加太孙都未必稳得住。”

    nbsp“说,朕保证不施行。”

    nbsp你说话跟放屁一样,谁信啊……李青翻了个白眼儿。

    nbsp朱棣知道他的心思,无奈道,“朕也没几年好活了,你就当安安朕的心还不成吗?”

    nbsp“好吧!”李青点头,“我有三计!”

    nbsp“哦?”朱棣来了兴致,给李青斟了杯酒,“展开说说。”

    nbsp“第一计,对士绅施行推恩令,无论嫡庶长幼,都有平均继承的家产的权利;

    nbsp这一来,再有钱的士绅,传承几代人下去,影响力也会大大减小。”

    nbsp朱棣精神大振,目泛异彩,压了压情绪,继续道:“第二计呢?”

    nbsp“改科举制。”李青道,“南方有钱人多,他们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所以他们官员大多出自南方,洪武三十年太祖定南北榜,然,随着建文新政的推行,基本名存实亡。”

    nbsp“重新分南北考场?”

    nbsp“不,分省考场!每个省,录取的进士都保持一致,部分省份的人考不上进士,就退而求其次选用举人。”李青解释道:

    nbsp“拿江.西来说,一个省几乎占了大明三分之一的进士名额,这些人入仕途后,极大概率会形成一股势力,分省平均录取,便能极大程度的避免,一家独大的情况。”

    nbsp朱棣喜色更甚,继续道:“第三计呢?”

    nbsp李青稍稍犹豫了下,“第三计有些无情。”

    nbsp“尽管说。”

    nbsp“北方人少,南方人多,让南方的人来北方。”李青道,“皇上知道洪武赶散吧?”

    喜欢。

第103章 我有三计[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