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4章 斗不过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这些虽是粗粮,却能填饱肚子!

    nbsp那一车车的粮食补给,让人倍感踏实,再也不用为食物发愁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就是啥都不用干,这也够他们吃到过年无忧。

    nbsp这一刻,李青的威望达到顶峰!

    nbsp因为,他昔日的承诺兑现了,甚至比当初允诺的还富余很多。

    nbsp当此时也,李青再次抛出大饼。

    nbsp壮大部落,成为草原头部势力!

    nbsp只要敢打敢拼,就会有数不尽的牛羊,反之,大明扶持就此作罢。

    nbsp这个选择题,小孩子都不会做错,答案自然跟李青预想的一样。

    nbsp运送补给的人马,比李青预想的多些,近六千人,加上本来的勇士以及临时扩招,武装力量近一万五!

    nbsp一万五千人的武装,在草原上已经很恐怖了。

    nbsp海量的补给,加上精壮援军,再次点燃了勇士们的战斗欲望,尤其是从河套来的那支精锐,更是迫不及待。

    nbsp在李青、和忠的游说下,众将们同意了倾巢而出的决策。

    nbsp李青精神振奋,这一次打好了,他将真正拥有搅局的能力。

    nbsp休整数日,大军出发……

    nbsp~

    nbsp京师,

    nbsp朱见深又一次达到了战略目的,贵..州自布政使以下,开除了三百余人,却也付出了代价。

    nbsp不仅万贞儿备受编排,朱见深也落得个独宠万妃,置大明皇室不顾的恶名。

    nbsp同时,由于官员故意懈怠,他也忙得不可开交。

    nbsp虽说群臣放肆,但朱见深也不能重罚,这种情况下,再来硬的真会出事。

    nbsp他只能来软的,听话且肯干实事的,赏!

    nbsp在任何时候,总有‘短视之人,他们才不管皇帝如此,会使得官儿越做越难,他们只在乎眼前利益。

    nbsp朱见深通过这等手段,极大程度上缓解了施政效率问题,不至于贻误国事。

    nbsp不过,他依旧很忙,忙得脚不沾地。

    nbsp都快赶上当初老朱的工作量了。

    nbsp吃了苦头的朱见深,在接连两次得胜之后,也放缓了清理冗员的步伐,他明白,步子迈得太大会扯着裆。

    nbsp于是,再次恢复了‘明君形象,又是摆宴,又是赏钱,一副‘到此为止模样。

    nbsp但,这次没人信了。

    nbsp群臣也学精了,吃干抹净,继续跟他唱对台戏。

    nbsp见状,朱见深也不惯着了,既然你们拿了好处不办事,那休怪朕无情。

    nbsp他没继续冗员,却在海商方面做起了文章,由司礼监领衔,厂卫协办的清查商税行动开始了。

    nbsp政令刚一下达,江南为首的官员们立即就怂了,明着依旧刚硬,却是暗戳戳向朱见深服了软。

    nbsp成化帝是讲究人,立即暂缓了清查商税行动,却也没撤回,就那么吊着。

    nbsp着实……让人恼火。

    nbsp事情发展到现在,群臣已隐隐明悟,他们斗不过皇帝了,即便李青那厮不在,他们也斗不过了。

    nbsp这位成化帝的手腕,只怕也唯有太祖太宗在其之上,实在是……难以对付。

    nbsp面对这种情况,他们实在无计可施,可又不愿妥协,他们被压的够久了,且他们也辉煌过。

    nbsp他们还想搏一搏,尽管胜算不大。

    nbsp病急乱投医之下,一场拉拢后宫的行动开始,目标有二。

    nbsp周太后、万贵妃!

    nbsp是的,他们口中的妒妇万贞儿,也在笼络之列。

    nbsp他们为万贞儿的父亲、兄弟谋求爵位,提议周太后弟弟晋升公爵……

    nbsp这一招,在当初张太后时,三杨就曾用过,如今再次被搬上了政治舞台,然,他们却忽略了,如今的成化帝,却不是当初年幼的正统帝。

    nbsp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nbsp事后,周太后弟弟并未晋升,万贞儿的父兄,也只是给了个锦衣卫千户的官职。

    nbsp对此,周太后没有异议,万贞儿亦无不满。

    nbsp他们的算计再次落空……

    nbsp事情到了这一步,他们深知大势将去,索性做最后一搏,也彻底豁出去了。

    nbsp——集体请辞!

    nbsp六部、内阁、都察院、大理寺……多达数百人的联名请辞信,送上了朱见深的御案之上。

    nbsp朱见深也犯难,表示大家有话好说,犯不着如此。

    nbsp群臣借此提出自己所求,请皇帝收回针对冗员的主张。

    nbsp当然,他们也深知这样皇帝不会妥协,于是,给了另一种解决之法。

    nbsp科举三年一次,改六年一次!

    喜欢。

第124章 斗不过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