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远征军,从收编溃兵开始称霸南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3章 温言在口,大棒在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卖掉了部分马家岗油田股份后,德州新世纪石油公司迅速宣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新勘探计划。

    消息一出,整个白鹰金融圈为之沸腾,上帝的右手——叶戈若夫,即将再度出手的传闻,像疾风骤雨般席卷了资本市场。

    别看此时的世界正被战火吞噬,但白鹰的金融系统却因战争获益颇丰。

    黄金源源不断地涌入白鹰,联储战前黄金储量仅有2500吨,但借着大发战争财,短短数年内便暴增至18000吨(鬼子买钢、油什么的用的都是黄金)。

    这些黄金为白鹰金融体系注入了强心剂,促使联储大肆发行新货币。

    热钱如激流般涌向资本市场,其中一部分流入扩张中的军工企业,而另一部分则游走于寻找回报率更高的领域。

    白鹰的金融家们深谙国际放贷之道:以贷款引诱地方实力派,以资源作为抵押,最终悄然吞并整个国家的经济。

    然而,叶戈若夫凭借他在石油勘探领域的神来之笔,似乎为资本提供了一条更快实现财富增值的捷径。

    在与约翰方面的谈判后,德州新世纪石油公司一跃成为资本的宠儿,大笔资金蜂拥而至。

    叶戈若夫在张弛的遥控下迅速进行了一系列的股权改组,最终形成如下架构:

    叶戈若夫持股35%

    张弛持股16%

    费恩·洛克菲勒持股16%

    美孚、埃克森等石油巨头交叉持股20%

    其他投资公司与资本大亨共持股13%

    表面上叶戈若夫和他的亲密战友费恩·洛克菲勒持股51%控制有整个公司,实际却是上张弛与他忠诚的合成人叶戈若夫持股51%控制有整个公司。

    而经过这几轮股权交换,无论是张弛还是叶戈若夫通过抛售股份都套现了近3000万刀。

    而有了费恩·洛克菲勒的人脉在手后,从邱首相那里搞来的29吨多黄金自然没有经过联储的手,直接就被秘密运往了勃固。

    至于为何张弛要绕一圈用叶戈若夫作为他在白鹰各家企业与资产的总代理人?

    还不是因为张弛的野心足够大,根本不满足于做白鹰的小弟。

    等到冷战开始,世界的局势将会剧烈变化,到时候万一要和白鹰交恶,叶戈若夫的存在将使得这些产业能够与张弛切割开来,不会被作为敌产没收。

    穿越自21世纪的张弛可不是什么《意林》忠实读者,那上边吹嘘的什么白鹰的商业信誉、私人财产安全他是一个字都不信。

    所以不如把产业交到绝对忠诚的合成人手里,明面上只占股一定比例,既能获得收益,又不会太惹眼。

    与此同时,张弛的目光从资本操作转回到前线战场。

    勃固地区的战事逐渐进入尾声,鬼子已经进入了兵败如山倒的状态。

    前线安民军部队几乎是追着鬼子撤退的脚步奔向仰光。

    于此同时,以李锄头为大量的新兵部队则在后方开始进行治安作战,主要目标就是

第273章 温言在口,大棒在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