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首劝学诗,我成儒道标杆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7章 文道留名,镇南王举荐宁浩?[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留名还来得及吗?”

    宁浩当然也想名震大禹。

    以他现在的修为进展速度,恐怕要不了多久就能入四品。

    而君子劫又相当重要,这时候名震天下,肯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但天地异象都快消失了,怕是来不及。

    “再晚点就真的来不及,现在下笔留名,天下皆知你宁浩之名,十年之后,你若能入四品君子,必将有如神助……”

    苏牧急的半死。

    要是换成他来,巴不得全天下的儒家学士,都知道他苏牧。

    而且他知道宁浩的文道天赋特别变态,可能十年,就可以成就四品。

    十年恰好是人记忆最深刻的时段,不至于时间久远而被遗忘。

    而十年后,宁浩也才二十八岁。

    二十八岁的四品,足以载入圣院史册,媲美某一位圣人。

    “好!”

    宁浩也有些激动。

    他再次拿起笔,沾上墨汁,在诞生过鸣府镇国佳作的纸上,写上宁浩二字。

    轰隆~

    宁浩刚写上名字,九天之上便直接响起一道惊雷声。

    震的人头皮发麻。

    “真有效果?”

    宁浩心神微动,连忙抬头,就发现原本消散的天地才气,这时候仿佛受制于天地规则,在九天之上虚空勾勒出两个金色大字:宁浩!

    这一刻。

    原本抬头盯着镇国诗《悯农》的民众,突然发现虚空上出现了两个金色的字‘宁浩。

    字迹优美,有几分狂草的意思在里面。

    “这是什么意思?”

    “镇国大儒的名字,刚才的镇国传世佳作,就是这个宁浩所作,这是文道留名,预备准圣!”

    “宁浩,原来他叫宁浩,哈哈哈,是我宁家族人,好,好!”

    “哪位大儒叫宁浩的,快查……镇国传世,准圣之资,若能与其交好,便是准圣友人,前途无量!”

    大禹各府儒家学士和民众以及武夫,都被惊吓到了。

    所有人都想知道这个宁浩到底是谁。

    长相如何。

    年龄多大。

    是否婚配……

    总之,所有人都很清楚地明白,宁浩此人,已经是名动大禹。

    只是只闻其名,不知其人。

    此时,南湘府永安州城中。

    不少儒家学士留在城中,三五成群聚在一块,讨论研究昨晚中秋诗会的传世诗词。

    “刚才又出了镇国诗,我大禹如今是人杰辈出啊,锄禾日当午……想来应该是个隐士大儒。”

    “不错,一般人还真写不出来,写的太好了,此诗文道鉴定是镇国,但我觉得足以传世,起码千年传唱!”

    “刘兄所言极是……”

    儒家学士推杯换盏。

    “刘兄,朱兄,苟兄……出大事了,出大事了!”

    一个气喘吁吁的儒家学士,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进包厢之中,神色惊骇。

    刘姓儒家学士皱眉道:“怎么回事?”

    那学士道:“宁浩,是宁浩……文道留名,文道留名啊!”

    “什……什么意思?什么宁浩?宁学士留什么名了?”

    几个儒家学士有点懵。

    这杨兄也真是的,他们当然知道宁浩会文道留名。

    能够写出中秋绝唱的传世诗词的人,怎么可能文道不留名。

    “不是,刚才三首鸣府,一首镇国的诗词,又是……又是出自宁学士之手!”

    那杨姓儒家学士颤抖着声音懂啊。

    唰!

    众儒家学士猛地站起身来。

    刘学士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昨晚才出传世,他就算是圣人转世,也不可能睡一觉,就再出镇国佳作。”

    朱学士道:“我不信,你听谁说的?而且那是写农夫的,宁学士又不是农民出身,他懂个屁,我不信!”

    “杨兄,你是不是魔怔了?要知道天骄不是只有宁浩一人,不要觉得宁浩创作出过传世诗词,就觉得什么牛逼的佳作都是他写的,难道天下学士还欠他几斗才华啊?”

    苟学士不由地嗤笑。

    他就特别不喜欢杨学士这种舔狗,干脆吹嘘宁浩是圣人转世都比这个真实。

    “我魔怔个吉尔,你们自己站在窗户边看……”杨学士被气到了。

    几人神色微变,连忙走到窗前。

    抬头就看到了狂草体的‘宁浩二字,几人当时便触电似的身形一哆嗦,呆滞在原地。

    与此同时。

   

第227章 文道留名,镇南王举荐宁浩?[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