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明末成饿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2章 尚可喜降后金[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愿的,不勉强,但别挡路!”

    将士们一阵骚动,饥寒交迫的士兵们想起平日艰难与朝廷冷漠,不少人动摇。最终,绝大部分人选择跟随尚可喜。

    于是,尚可喜率万余人,携带粮草军械,从海上前往后金。海上波涛汹涌,船只颠簸,尚可喜站在船头,望着茫茫大海,心中五味杂陈,却只能前行。

    数日后,船队靠近后金领地,被后金巡逻船只发现。得知是尚可喜归降,巡逻船立刻报信。

    消息传至盛京,后金一片欢腾。皇太极亲自率贝勒、大臣出迎。

    四月的盛京,春意渐浓。尚可喜远远望见皇太极,赶忙下船叩拜:“罪臣尚可喜,久闻大汗威名,愿为大汗效命!”

    皇太极扶起尚可喜,笑容满面:“将军来归,实乃大金之幸。”皇太极封尚可喜为总兵官,令其统领旧部驻守海州。海州乃战略要地,皇太极此举意在借助尚可喜对明朝军事与沿海的了解,加强防御与攻势。

    此后,尚可喜为表忠心,主动向后金请命攻打明朝的杏山堡。杏山堡位于辽西走廊,是明朝抵御后金的重要军事据点之一,地理位置十分关键,对后金的南下构成一定威胁。

    崇祯七年二月,尚可喜精心筹备了攻打杏山堡的战事。他凭借对明朝军事部署的了解,详细制定了作战计划。他先派出多支侦察小队,摸清杏山堡周边的地形、明军的兵力分布以及防御设施。经过数日侦察,得知杏山堡内驻守明军约两千余人,守将祖传中资质平平,为人贪财好色。堡内配备有一定数量的火炮与弓弩。堡外设有壕沟、鹿角等防御工事,且与附近的塔山堡、松山堡互成掎角之势,若进攻杏山堡,需速战速决,否则易陷入明军合围。

    尚可喜决定采用声东击西之计。他先佯装带领部分兵力攻打杏山堡西侧,制造声势,吸引堡内明军注意力。同时,亲率家丁三百趁着夜色,悄悄迂回到杏山堡北侧。在接近堡墙时,他命令士兵们迅速用梯子搭在壕沟上顺利越过壕沟,推开鹿角,靠近堡墙下,趁着城上放哨士兵没反应过来的机会,士兵们架起梯子,开始攀爬。

    堡内明军起初被西侧的动静吸引,等到哨兵发现北侧的攻击时,尚可喜的部队已杀上了堡墙。祖传中急忙组织防御,一时间,城墙上喊杀声四起。尚可喜身先士卒,冒着箭雨指挥作战,家丁们在他的激励下,奋勇搏杀。经过一番激烈拼杀,后金军队成功杀退祖传中的反扑,冲入堡内与明军展开巷战。

    这场战斗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明军伤亡惨重。尚可喜所部后金士兵凭借着勇猛的攻势和前期的精心策划,迅速占据上风。最终,明军因主将祖传中开城门逃跑,军心尽失,杏山堡被攻破。据战后统计,明军战死约六百余人,剩余千余士兵被俘,余者逃散。尚可喜所部后金士兵也付出了约百余人伤亡的代价。

    此次攻打杏山堡的胜利,不仅削弱了明朝在辽西地区的防御力量,还为后金进一步南下扫除了障碍。尚可喜凭借此战,在后金军中树立了威望,更加得到皇太极的信任与重用。此后,在与明朝的多次交锋中,尚可喜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后金攻打明朝的得力干将。

第232章 尚可喜降后金[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