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八章 见闻(3)[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
    楚凌听到这里,看向孙斌低声道。

    正阳郡一战,他是知道的,的确跟叛军交锋了,但战绩却没有这么大,双方交战下,叛军一方就撤离了。

    大虞的军情传递,不似他知晓的后世那般迅速,前一秒发生的事,后一秒其他地方就能知道。

    这也是为何当初跟韩青聊一些事时,韩青会说一场成规模的战役,可能会持续数年的原因之一。

    打仗不止是体现在前线战场上的,在后方,在其他层面都会有体现,而一场战役的最终胜利,必然是多方下汇聚才能促成的。

    “尚未杀进安东道。”

    孙斌看了眼左右,低声道:“这次镇压平叛不似预想的那样简单,在平川侯跟叛军先锋交战前后,北疆出现不少事,一些郡县发生了民乱,还有北虏似有异动。”

    楚凌眉头微皱起来。

    这就是他为何不掺和此事的原因,要坚定不移的站在孙黎这边的原因,因为这场诸王之乱,势必会叫一些矛盾与隐患,也趁势爆发出来。

    他是大虞皇帝不假,御极登基的时间也不算短了,但是知道有他这号人,跟愿意无条件服从,那完全是两码事。

    很多人最初知晓诸王之乱时,无不预感到这一动荡,势必会给大虞带来冲击,这也是为什么徐贞、王琇两后,最终默契达成共识,平叛诸王之乱要以太皇太后为主的原因。

    今下的大虞,有威望,有影响力能震慑到各方的,能调动起地方的,就说最高层中,除了孙黎,其他人都不行。

    当然。

    在朝为官的重臣里,的确也有一些,能够达到这种程度,可对于最高层而言,这种事一旦失去掌控,那产生的影响与隐患,可一点不比诸王之乱要低。

    孙黎所承受的压力,是寻常人想象不到的。

    “……看来你是一点都不了解北疆。”

    在此等氛围下,秦至白看向赵安,冷冷道:“自始至终我都没有质疑平川侯,甚至对平川侯有敬佩之心。”

    “但在北疆,尤其是地方上,对平川侯有不满,有厌恶的众多,我适才讲平川侯不适合领军平叛,而应该是大司马大将军,是因为镇压平叛之战,必须速战速决才行,这点大司马大将军的威望,是能达到的。”

    “一旦此战陷入到僵持,只怕北虏定然不会坐视不动的。”

    “说的你对北疆很了解一样。”

    赵安不屑的看着秦至白道。

    “我当然了解。”

    秦至白平静道:“我等就是安东道的。”

    “秦兄!”

    “至白~”

    同桌的几人听后,立时皱眉对秦至白道,而此言一出,叫酒馆内的不少人,眼神变了。

    “这有什么不能讲的?”

    反观秦至白,却表现平静道:“我等是游学到京畿的,诸王之乱发生时,我等根本就不在安东道。”

    原来是这样。

    楚凌听到这些时,明白为何书生最初站起来时,同桌几位好友是那种反应了,因为诸王之乱一事,已让安东道几地的人,在大虞其他地方产生对立,尽管这种对立还不明显,但已经有这种迹象了。

    更别提是在虞都了,从安东道几地来的人,谁要是敢表明身份,那就忍不住会叫人怀疑的,毕竟诸王之乱就是在几地开始的,谁又能确保这不是叛军派来的细作呢?

第一百七十八章 见闻(3)[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