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六章 传胪(6)[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孙黎的话,让楚凌内心很复杂,眼前这位老人,把能给他都给了,可以这样说,楚凌能有今日之势,一多半都是孙黎缔造并给予的,剩下才是靠楚凌自己。

    如果没有孙黎,即便楚凌再有想法,也是很难实现的,哪怕是能够实现,但那条路势必比如今要难上百倍。

    这点是毫不夸张的。

    楚凌能够一步步坐稳皇帝宝座,是孙黎在支持与庇护,不然,就一个庶出的身份,便能让楚凌动弹不得。

    而这一切的转变,就在于楚凌赢得了孙黎的认可。

    不软弱。

    懂分寸。

    明利弊。

    有主见。

    重亲情。

    楚凌用一次次表现,逐步让孙黎明白她这位庶孙,是可以扛起大虞的万钧重担,前提是要给他足够的时间。

    尽管在最初吧,孙黎对楚凌有所保留,甚至不那样亲近,但在楚凌的心里,随着对这位老人了解的越多,对孙黎也越亲近了。

    因为他的祖母,心是向着楚氏的,心是想着江山社稷的。

    但凡孙黎有私心,那楚凌的皇帝之位,可能就做不长久。

    从登基称帝到逆藩叛乱这段期间,楚凌能做一些事,以叫中枢诸臣逐步知晓,特别是一帮文官及勋贵,知晓他们的皇帝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是有自己的主见的,只怕到逆藩叛乱传至虞都时啊,楚凌的帝位就会有所动摇。

    而在逆藩叛乱发生,孙黎没有因为她的两个亲儿子,从而生出废帝的想法,这让楚凌得以借此势远离虞宫,继而前去上林苑积蓄力量。

    讲一句不好听的,站在孙黎的角度,即便冒天下之大不韪,废除掉楚凌的帝位,从她两个亲儿子里选一位登基,或许这会使社稷动荡,但却能进一步增强其权势,使其母族孙氏权柄增重。

    可孙黎没有这样做,因为其知道这样一来,大虞国祚必然会中途崩塌,成为一个短命王朝。

    也是这样,才有了三载动荡下,孙黎统筹大局以稳社稷之举,也恰恰是有孙黎在前面顶着,撑着,才给了楚凌积蓄力量的机会。

    而辰阳侯孙斌的赴任,接任上林军大统领一职,则帮着楚凌隔绝上林苑内外,继而使楚凌的主张,能够在这座规模不小的离宫别苑实现。

    没有孙黎在虞宫坐镇,没有孙斌在上林苑坐镇,组建羽林、巾帼两支天子亲军?那是痴心妄想!

    这件事都干不好,就更别说其他的了。

    而在逆藩叛乱镇压下来,孙黎还为楚凌挑选后宫妃嫔,这件事对楚凌的影响极大,这也促成了楚凌要趁着韩青凯旋归都之际,离开上林苑摆驾归宫。

    也是从那之后,孙黎干脆利落的抽身而出,尽管对楚凌仍有不放心,可她却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在暗中扶楚凌一把,这其中就包括让楚凌生母黄华,以凌华宫之名颁选秀诏,可千万别小看这件事啊。

    提升黄华的威仪与影响,就是在帮楚凌扫清障碍……

    这一桩桩一件件,在楚凌的脑海里浮现,让楚凌的神情有些动容,看向孙黎的眼神也变了。

    “祖母~”

    “哀家明白,凌儿啊,做你该做的事吧,莫要有此姿态,这不是皇帝该有的!”见楚凌如此的孙黎,是满眼的心疼,但语气却很坚定道。

    “母后,臣妾搀您入座吧。”

    黄华忍着心底的酸楚,走上前,伸手搀着孙黎的手臂,柔声道。

    “好,好。”

    孙黎微微一笑道。

    楚徽站在原地,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皇弟!!”

    “臣弟在!!”

    而楚凌的声音响起,叫楚徽忙转身朝自家皇兄作揖行礼。

    “宣读皇榜!!”

    楚凌紧攥天子剑,眼神倨傲的朗声道。

    言罢,楚凌转身朝那张龙椅走去。

    “臣弟遵旨!!”

    楚徽忙作揖应道。

    因为太皇太后孙黎、皇太后黄华的驾临,使得原有的流程,楚凌决意更改一些,原本楚凌是要抓一些人的,以此来强压中枢有司对殿试不满,说是对殿试不满,实则是对自己的乾纲独断不满。

    这也是为什么,楚凌没有先张布皇榜,再与翌日召传胪大典的原因,楚凌这次要将两者合一,从而树立起他对抡才改制的决心与意志。

    谁反对,那谁就被抓!!

    哪怕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之中,有人站出来反对或规劝,楚凌的态度也很明确,毫不退让!!

    这是一步都不能退的抉择。

    退了,先前所取优势,就大打折扣了。

    不退,哪怕抓一批人,杀一批人,会引起不必要的纷争,但楚凌也是觉得值得的。

    可今下他的祖母和他母亲的到来,当然,主要是他祖母的到来,使得这一切都悄然在变了。

    既然有变,那就变着来。

    “陛下有旨,着八殿下宣读皇榜!!”

    在楚凌撩袍坐下的那刹,御前站着的李忠,当即便站出来,气势很足的朗声道,只是李忠的心跳加快不少。

    因为这跟先前的不太一样。

    但在御前就是这样,没有急智,是没有资格待在御前的。

    考验总是在不经意间产生。

    “陛下有旨,着八殿下宣读皇榜!!”

    在羽林、禁军的递次传唱下,聚于太极殿前的文武百官,听到天子所言,一个个流露出各异神色。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话果真不假啊!!

    挺身站于御前的楚徽,俯瞰着眼前所聚群臣之际,他的内心感慨之际,他能瞧出这细微的变化。

    此前的那股风潮,无形中就削减了很多。

    “沙沙~”

    在楚徽感慨之际,脚步声响起,尹玉低着脑袋,捧着一道圣旨朝楚徽走来,与此同时在太极殿的丹陛下,由勋卫、宗卫挑选的勋贵子弟,整齐划一的朝朝班前走去,而为首的刘锴,则略显吃力的捧着一份卷轴。

    ‘锴儿已得天子信赖了啊。

    朝班中站着的刘谌,当看到自家长子身影时,他的内心深处生出感慨,这对他来讲,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刘锴在勋卫当值,刘恬去了上林军。

    这意味着什么,没有谁能比刘谌更清楚了。

    只要他们表现的中规中矩,都不用说多出彩,那他们的前程就必然亨通,这就是刘谌干脏活累活的具象。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召新科贡士于太

第四百八十六章 传胪(6)[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