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拜师修炼下山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章 石家庄市郊的野槐林[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顾倾城和陈晓阳又一次踏上了石家庄市塔元庄的土地。时隔数年,当熟悉的村口大牌坊再次映入眼帘,两人眼中都难掩激动与期待。记忆中的塔元庄,或许还带着些许质朴的乡土气息,但如今,眼前的景象已然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与光彩。

    nbsp车子缓缓驶入村庄,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两旁,是规划整齐的民居,白墙灰瓦,错落有致,门前屋后点缀着绿植花卉,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顾倾城摇下车窗,深吸一口气,空气中似乎都带着淡淡的泥土芬芳和瓜果的香甜,与城市的喧嚣截然不同,让人心旷神怡。

    nbsp“变化可真大啊!”陈晓阳感慨道,一边仔细打量着窗外,“我记得以前村口还是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现在这路,比城里的某些街道还干净平整。”

    nbsp顾倾城也深有同感,她指着不远处一片现代化的温室大棚说:“你看那边,以前好像是普通的农田,现在都改成高科技农业示范园了。听说塔元庄的现代农业搞得有声有色,不仅产量高,品质也好,还能吸引游客来采摘体验。”

    nbsp两人沿着村里的主干道慢慢前行,看到不少村民在自家开办的农家乐、土特产店里忙碌着,脸上洋溢着富足的笑容。街角的文化广场上,几位老人正悠闲地打着太极拳,孩子们则在一旁的游乐设施上嬉笑打闹,一派和谐安宁的生活图景。

    nbsp他们还记得,多年前第一次来塔元庄时,这里虽然也淳朴,但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村民的收入来源也比较单一。而如今,依托党的好政策和自身的勤劳智慧,塔元庄已经探索出了一条集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于一体的多元化发展之路,真正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好愿景。

    nbsp“走,我们先去村委会那边看看,听说有个村史馆,能更全面地了解塔元庄这些年的发展变迁。”顾倾城提议道。

    nbsp“好啊,我也正想深入了解一下,塔元庄是如何一步步蝶变成今天这样的。”陈晓阳欣然同意。

    nbsp阳光洒在两人身上,也洒在塔元庄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他们并肩走着,心中充满了对塔元庄未来发展的无限憧憬,也为这片土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到由衷的高兴。这一次故地重游,注定会给他们带来更多新的惊喜和感悟。

    nbsp顾倾城和陈晓阳这对好友,怀着一份对历史的崇敬与探寻的热忱,再次踏上了前往石家庄市高平地道战遗址的旅程。或许是上一次的匆匆一瞥未能尽兴,或许是那些在地下蜿蜒的英雄传奇始终萦绕在他们心头,这一次,他们决定放慢脚步,细细聆听这片红色土地所承载的厚重记忆。

    nbsp当他们的身影再次出现在高平村的村口,午后的阳光将古老的村落染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与都市的喧嚣不同,这里的空气似乎都带着几分沉静与肃穆。道路两旁,或许是村民们精心打理的菜园,绿油油的蔬菜生机勃勃,让人联想到当年军民同心、自给自足的艰难岁月。

    nbsp步入遗址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或许依然是那座庄严肃穆的纪念碑,碑身上遒劲有力的文字,无声地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顾倾城停下脚步,目光再次落在碑文上,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将她的思绪拉回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陈晓阳则拿出手机,想要记录下这庄重的瞬间,却又觉得任何镜头都难以捕捉到这份历史的深沉。

    nbsp他们随着参观的人流,缓缓走向地道的入口。那入口或许依旧不起眼,甚至有些简陋,与想象中的“雄关险隘”相去甚远,但正是这看似平凡的入口,当年却连接着一个地下的“万里长城”。顾倾城深吸一口气,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泥土的芬芳与历史的余味。

    nbsp弯腰钻进地道,一股微凉而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与外面的燥热形成鲜明对比。地道内光线略显昏暗,仅靠两侧壁龛内的灯光照明,更添了几分神秘与凝重。脚下的路时而平坦,时而略有起伏,头顶的高度也时而需要低头穿行。“你看,这里的高度设计得多巧妙,既节省了土方,又能让我们的战士在里面灵活行动,而对于身材高大的侵略者来说,就不那么方便了。”陈晓阳边走边对顾倾城说,语气中带着对先辈智慧的由衷赞叹。

    nbsp地道的结构比他们记忆中更加复杂,也更加精妙。时而宽阔如小型会议室,想必是当年民兵们开会、议事、休整的地方;时而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充满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意味。墙壁上,当年留下的枪眼、了望口、通气孔清晰可见。顾倾城伸手轻轻触摸着粗糙的墙壁,指尖传来的冰凉触感,仿佛让她触摸到了那段艰苦卓绝却又充满智慧与勇气的历史。她仿佛看到了民兵们猫着腰,在黑暗中穿梭,眼神锐利如鹰;仿佛听到了清脆的枪声从枪眼中射出,那是对侵略者的愤怒回击;仿佛感受到了村民们在地道中传递情报、运送物资时的紧张与坚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这个拐弯设计得真好,不仅能迷惑敌人,还能起到隔音的作用。”顾倾城指着一处拐角说道,“上次来我都没注意到。”

    nbsp他们还看到了地道内模拟当年生活场景的复原区:简陋的床铺、昏暗的油灯、盛水的瓦罐、甚至还有隐蔽的粮仓和水井。这些细节无不让人感受到,高平人民不仅将地道作为战斗的堡垒,更将其打造成了一个能生活、能坚持的地下家园。正是这种军民一体、同仇敌忾的精神,才使得这座地下长城坚不可摧。

    nbsp在一处展示当年使用过的武器和工具的展柜前,他们驻足良久。锈迹斑斑的土枪、自制的地雷、锋利的大刀、还有挖掘地道用的镐头、铁锹……每一件物品都带着岁月的痕迹,背后都有着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陈晓阳拿起一本介绍地道战战术的小册子,仔细阅读着,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nbsp随着参观的深入,地道时而上坡,时而下坡,如同在历史的长河中起伏。当他们终于从另一端的出口钻出地道,重新沐浴在阳光下时,都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再次回望那不起眼的出口,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与敬佩。

    nbsp站在遗址的广场上,夏日的风吹过,带着一丝清爽。远处的村庄宁静祥和,孩子们在嬉戏打闹,老人们在树荫下悠闲地乘凉。这和平美好的景象,不正是当年那些英雄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吗?

    nbsp“每一次来,都有新的感受,新的震撼。”顾倾城由衷地说,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先辈的缅怀。

    nbsp陈晓阳点点头,深有同感:“是啊,高平地道战遗址不仅仅是一个景点,它更像是一部厚重的史书,一座不朽的丰碑,时刻提醒

第5章 石家庄市郊的野槐林[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