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0章 产业裂变:手机帝国的破晓之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2004年12月26日,京城凛冽的寒风中,三环内新落成的星火科技大厦A座身披银装,玻璃幕墙上“朱雀科技”四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雷军站在88层落地窗前,俯瞰着楼下正在装卸设备的货轮,那些装载着精密仪器的集装箱上,印着“星火制造”的醒目标识。

    “雷总,首批生产线已完成调试。”助理递来平板电脑,屏幕上跳动着实时数据,“从芯片封装到主板组装,整条生产线国产化率达92%。”雷军点点头,目光扫过办公桌上的合作协议——沈知意承诺的“两年租金全免,第三年象征性收取1元”,看似慷慨,实则暗藏深意。这座总部大楼不仅是办公场所,更是星火科技生态链的关键节点。

    与此同时,沈知意正在星宁金融大厦主持战略会议。全息投影中,中国地图上的红色光点不断闪烁,代表着星火系企业布局的手机零部件生产基地:深圳的显示屏工厂、成都的电池产业园、苏州的精密模具中心……“我们要打造的,是零延迟响应的供应链网络。”沈知意用激光笔划过屏幕,“任何一家合作厂商的订单需求,都能在24小时内完成调配。”

    陈默调出AI模拟系统,三维模型展示着理想中的产业闭环:“当朱雀手机的订单下达,星火芯片厂自动启动生产,同时向上下游企业发送原材料需求。通过区块链溯源系统,每个零部件的生产进度、质检数据都能实时共享。”他顿了顿,补充道:“理论上,从设计到成品出厂,周期可压缩至15天。”

    这个数据让在场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气。要知道,彼时国际手机巨头的平均生产周期长达45天。苏睛若有所思:“但这需要极强的协同能力,传统供应链根本无法支撑。”沈知意嘴角扬起自信的弧度:“所以我们要用星火的智能管理系统重构规则。”她转向林婉清,“通知孵化园的初创企业,开发专门针对手机产业的供应链管理软件,纳入星火生态扶持计划。”

    三天后,朱雀科技的首次供应商大会在星火科技大厦召开。雷军站在台上,身后的大屏幕播放着手机样机的测试视频:7纳米芯片驱动的流畅操作界面、搭载星火自研算法的拍照功能、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3G模块……“我们的目标,”他的声音响彻会场,“是让中国消费者用上性能不输国际品牌,价格却亲民一

第130章 产业裂变:手机帝国的破晓之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