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7章 行业重构:科技影视的降维冲击与文化复兴[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都艺术学院的学生们正在星宁影视的长安古城基地拍摄毕业作品。陈赫带着团队,将《超能学院大作战》的无厘头风格融入历史剧,创作出《长安外卖侠》——讲述一个穿越回唐朝的外卖员,用现代科技在长安街头掀起商业革命的故事。拍摄现场,学生们戴着AR眼镜,与虚拟的李白、杨贵妃对戏,AI实时生成的飞檐走壁特效让整个剧组惊叹不已。

    “太神奇了!”一名表演系学生在采访中激动地说,“以前拍古装戏,光是搭景就要几个月,现在我们对着空气演戏,后期直接生成逼真的场景。而且星宁给的片酬和设备支持,让我们能毫无顾虑地创作!”这些学生作品通过星宁的全球平台播出后,迅速引发热议,00后用科技重塑历史剧的话题阅读量突破20亿。

    面对星宁的降维打击,传统影视公司纷纷寻求合作。华谊兄弟CEO亲自飞往杭城,提出联合开发项目的请求。沈知意却拿出一份合作协议:“加入星宁生态可以,但你们的拍摄、制作、发行必须全面接入我们的系统。”对方看着协议中严苛的条款,最终无奈妥协——这意味着华谊将从一家独立影视公司,转变为星宁生态链上的一个节点。

    在数字古城的建设过程中,星宁影视意外掀起了一场文化复兴运动。历史学者、考古专家纷纷加入项目,与技术团队合作,用科技手段复活消失的文明。商朝古城基地里,甲骨文通过AI转化为动态语言,游客可以与虚拟的商王对话;夏朝古城中,量子计算机模拟出当时的星象变化,揭开了“夏历”的神秘面纱。

    “我们不仅在拍电影,更在构建平行时空。”沈知意在文化峰会上发言,身后的全息投影中,现代与古代场景交织碰撞,“当年轻人能用科技重新诠释历史,文化的生命力就会永远鲜活。”

    2007年的盛夏,星宁影视的十个影视基地与数字古城全面落成。从长安的驼铃到开封的夜市,从夏朝的青铜礼器到唐朝的霓裳羽衣,这里既是影视创作的圣地,也是文化传承的殿堂。而曾经不可一世的传统影视巨头,在这场科技与创意的风暴中,不得不低下头颅,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

第177章 行业重构:科技影视的降维冲击与文化复兴[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