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蓝海共赢:智能水经济的生态革命[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2009年3月13日,杭城钱塘江畔的星宁会议中心穹顶高悬,巨型全息投影将海水淡化厂的实时数据投射在空中——淡化水产量突破日均50万吨,光伏与潮汐发电量超额12%。沈知意站在环形会议桌中央,目光扫过在场的二十余家饮用水、食品企业代表,其中宗悦身着藏青色职业装,手中握着星宁集团连夜定制的合作方案。
“各位,”沈知意轻点触控笔,屏幕切换成成本对比图,“传统饮用水企业依赖天然水源,受制于地域、运输与季节限制。而我们的海水淡化技术,不仅原料取之不尽,更通过智能系统将每吨水的生产成本压缩至传统工艺的1/3。”她调出一段视频,画面中纳米滤膜在管道内自动清洁,机械臂精准调配微量元素,“这套系统还能根据产品需求定制水质,无论是弱碱性矿泉水,还是电解质饮料专用水,都能一键生成。”
会议室响起此起彼伏的议论声。某老牌饮用水企业负责人皱眉:“沈总,改造生产线的投入......”“零成本。”沈知意微笑着推出第二份方案,“星宁科技将免费提供智能设备,以未来三年产品销售额的5%作为技术分成。”她看向宗悦,“就像与娃哈哈的合作模式——风险我们担,利润大家分。”
宗悦适时起身,展示娃哈哈新推出的“海洋之源”系列饮品销售数据:“试运行三个月,这款用淡化水制作的苏打水,复购率比传统产品高40%,成本却下降了28%。”她的目光扫过众人,“与星宁合作,不是选择,而是趋势。”
签约仪式持续到深夜。当最后一家企业在合同上盖章时,沈知意调出城市规划图,钱塘江边的虚拟版图上亮起密密麻麻的红点——那是未来三年计划建设的智能水厂与配套产业园。“从今天起,”她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魄力,“杭城将成为全球水经济的心脏。”
次日清晨,首批搭载淡化水生产线的智能工厂破土动工。星宁集团的施工机器人组成矩阵,3D打印设备喷出高强度复合材料,无人机群在空中编织出施工网络。沈知意戴着AR眼镜巡视工地,耳边传来技术总监的汇报:“沈总,新型反渗透膜寿命提升至10年,维护成本再降15%。”
第210章 蓝海共赢:智能水经济的生态革命[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