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3章 琼浆新章 科技赋能下的葡萄酒产业突围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2009年12月10日,京城寒风呼啸,星宁集团总部70层办公室内却暖意融融。沈知意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全球葡萄酒市场分析报告,眉头紧锁——法国波尔多、意大利托斯卡纳等老牌产区占据高端市场80%的份额,而国产葡萄酒在国际评比中始终难觅踪影。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桌面,突然抓起电话拨通杭城:“堂叔,我想在老家建一个颠覆传统的葡萄酒帝国。”

    电话那头,沈正明刚结束市政会议,听到侄女的计划先是一愣:“知意,葡萄酒产业水很深,法国酒庄动辄几百年历史......”“所以我们要用科技改写规则。”沈知意调出全息投影,虚拟的葡萄园在办公室中央徐徐展开,“智能温控大棚、AI土壤监测、量子发酵技术,这些都能让我们在三年内实现弯道超车。”

    一周后,杭城郊外的荒地上,星宁葡萄酒产业基地破土动工。不同于传统酒庄的田园风光,这里是充满未来感的科技矩阵:3000亩智能葡萄园覆盖着透光率可调的纳米薄膜,能根据阳光强度自动调节;每株葡萄藤根部都埋着微型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酸碱度和养分含量,数据直接传输至中央AI系统。“普通葡萄园靠经验,我们靠算法。”技术总监向沈知意展示平板电脑上的生长模型,“AI预测今年葡萄的糖分含量误差不超过0.5%。”

    在发酵车间,沈知意亲自监督全球首套量子发酵设备的安装。巨大的不锈钢罐体闪烁着幽蓝的光,技术人员解释道:“传统发酵需要数月,量子共振技术能将时间压缩至两周,还能精准控制风味物质的生成。”她拿起实验样品轻抿一口,果香与橡木桶气息在舌尖绽放,却比普通葡萄酒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清冽——那是科技赋予的独特印记。

    然而,挑战接踵而至。当第一批实验酒送往国际评酒会时,专家团给出尖锐评价:“风味过于标准化,缺乏风土灵魂。”沈知意连夜召集团队:“我们错了。科技不是要取代自然,而是让风土更好地表达。”她决定保留部分传统工艺,同时研发“数字风土”系统——通过采集

第223章 琼浆新章 科技赋能下的葡萄酒产业突围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