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流量帝国:造星神话下的名利新章[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哪怕艺人暂时没有影视资源,星宁的商业矩阵也能让他们持续吸金。
“不拍戏也能赚钱?当然!”星宁娱乐事业部总监在发布会上展示数据,“我们的艺人孵化体系包含短视频、直播、虚拟代言等12个变现渠道。”大屏幕上,某位二线艺人的收入构成令人震惊:游戏代言40%、虚拟形象周边35%、短视频带货20%,影视剧片酬仅占5%。“这就是我们的‘全天候造星战略。”沈知意的声音通过量子音响响彻全场,“哪怕你在睡觉,你的虚拟形象也能在元宇宙里接广告。”
然而,极速扩张的造星机器也引发争议。行业内流传着“星宁PUA式培养”的传闻,指责公司用高薪和资源捆绑艺人;更有媒体曝光某新人因无法承受高强度训练,在智能健身房晕倒。沈知意却在深夜直播中直面质疑,镜头里,她身后的全息投影展示着艺人健康管理系统:“每位艺人都配备AI健康管家,一旦压力值超标,系统会自动暂停工作安排。我们要的不是流水线上的明星,而是可持续发展的艺术家。”
为平息舆论,星宁宣布启动“星光守护计划”:设立10亿专项基金,用于艺人心理健康辅导;开放部分AI培训系统给行业共享;甚至推出“艺人创业扶持计划”,陈赫就用分红创立了自己的潮牌,星宁不仅提供供应链支持,还通过大数据精准定位消费群体。
2010年深秋,当陈赫站在“年度最具商业价值艺人”的领奖台上时,台下坐着半数他的同学。聚光灯下,他举起奖杯:“感谢星宁,让我们这代人知道,梦想真的可以被科技加速。”而此刻,星宁影视的AI选角系统正在筛选新一批素人,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潜力值,预示着下一个顶流即将诞生。魔都的夜空下,星宁集团的大楼外墙上,“人人皆可成星”的霓虹标语与城市星光交相辉映,诉说着这个流量时代最疯狂的造梦传奇。
第242章 流量帝国:造星神话下的名利新章[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