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7章 资本与星光的虹吸效应:重塑港城文娱生态[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2010年8月26日,港城的热浪裹挟着维港的咸腥气息,邓紫棋窝在浅水湾别墅的智能沙发上,手机银行到账提示音清脆响起——800万港币奖金如同一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她的生活里激起千层浪。距离签约星宁旗下星光娱乐刚满一个月,她的个人财富已从寂寂无名飙升至八千多万港币,这个数字不仅刷新了港城乐坛新人纪录,更在娱乐圈投下了一枚震撼弹。

    “邓小姐,这是沈总附赠的量子音乐创作套装。”管家推着悬浮车走进客厅,箱内的设备泛着幽蓝的科技光芒,“内置AI作曲系统能实时匹配您的声线,还能通过脑机接口捕捉灵感。”邓紫棋戴上特制耳机,一段旋律瞬间在脑海中具象化,转化为跳动的音符投射在全息屏幕上。她迫不及待地将新作上传至星宁的音乐平台,不到半小时,播放量已突破百万。

    与此同时,港城老牌的BB影业公司却陷入寒冬。会议室里,几位资深演员围坐在一起,面前的工资单上,月薪3万港币的数字显得格外刺眼。“拍了十二年戏,存款连港岛的厕所都买不起。”影帝陈俊生苦笑一声,将保温杯重重放在桌上,“隔壁星光娱乐的群演都有10万月薪,还配智能公寓……”

    沈知意此刻正在星光影视子公司的成立仪式上。港城地标性大厦20层的落地窗外,晚霞将维港染成金色,她身旁的签约大屏闪烁着20亿港币启动资金的字样。“我很荣幸邀请王晶导演担任副总。”她将鎏金聘书递出,“王导对港片的理解,加上星宁的科技基因,定能重塑港产影视的辉煌。”

    王晶接过聘书,镜片后的目光炯炯有神:“我等这个机会很久了。传统港片缺的不是人才,是能让才华变现的土壤。”他指向大屏幕,播放的正是星宁的“量子影视工厂”方案——AI编剧系统能在24小时内生成符合市场需求的剧本,虚拟制片技术让剧组无需搭建实景,演员对着绿幕就能完成太空、古代战场等场景拍摄。

    消息传开,港城娱乐圈彻底沸腾。BB影业的演员们连夜递交辞呈,某TVB花旦

第247章 资本与星光的虹吸效应:重塑港城文娱生态[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