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2章 科技扶贫:一座山城的涅盘新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2012年6月26日,巴东县的晨雾还未散尽,县城中心的空地上已响起量子塔吊的嗡鸣声。沈知意与陈行甲并肩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台前,全息投影中,22期42层的智能住宅区拔地而起,100平至300平的户型图在光影中流转,每户阳台都标注着无土栽培系统与光伏板配置。“这些房子不仅是住所,更是能‘生钱的资产。”沈知意轻点屏幕,“住户可以通过无土栽培种植有机蔬菜出售,多余的光伏电力还能并网获利。”

    陈行甲的妻子林念薇,这位出身优渥却甘愿扎根基层的教师,指着规划图中的教育板块红了眼眶:“小学、中学、幼儿园,还有巴东第一所综合大学……孩子们终于不用翻山越岭去读书了。”她身后的量子屏幕上,星宁教育集团的AI教学系统正在演示:偏远山村的学生通过量子教学舱,能实时与清北名师互动。

    消息如野火般传遍巴东的乡镇乡村。某偏远山村的老木工李长贵,盯着村头大喇叭播放的招聘启事,手都在发抖:“智能建造培训?学会了每月能挣两三万?”他立刻召集村里的青壮年,连夜步行20公里赶到县城报名。培训中心里,星宁工程师正用全息投影讲解量子建筑材料的安装技巧,台下坐满了眼神炽热的泥瓦匠、电焊工,他们的安全帽上还沾着未洗净的泥土。

    在工业园区,70层的写字楼已完成地基工程。智能机械臂精准地运送建材,AI监理系统实时监测施工误差。沈知意与陈行甲走进有机蔬菜食品公司的规划场地,无人机群正在进行土壤检测。“这里将建成亚洲最大的智能垂直农场。”沈知意展示着设计图,“无土栽培、量子光照、

第292章 科技扶贫:一座山城的涅盘新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