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2章 智能物流风暴:双11背后的科技护航[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2012年11月3日,巴东星宁智能住宅区的天空被密密麻麻的无人机群遮蔽,银色的机身在量子定位系统的指引下,如同一支训练有素的空中军团。地面上,造型圆润的送货机器人沿着磁悬浮轨道穿梭,它们顶部的透明货舱里,堆满贴着星动购物节标识的包裹,机械臂在颠簸中依然保持着稳定,确保商品完好无损。

    “叮——您的星达笔记本电脑已送达!”智能门铃响起时,程序员周明正在调试代码。透过量子猫眼,他看到一台身高半米的送货机器人正用机械爪精准地扫描门锁。门刚打开,机器人便自动规划路线,将包裹平稳放置在玄关,同时弹出虚拟屏幕:“请验收商品,如有问题可立即发起退换货。”周明惊叹着签收,手机随即收到一条推送——“您的包裹已通过区块链技术全程溯源,从仓库到家门共耗时27分钟”。

    这只是星宁智能物流网络的冰山一角。在星宁环保大厦地下80层的物流中枢,巨型量子计算机实时处理着数千万条订单数据。大屏幕上,全国地图被不同颜色的光点覆盖,红色代表待发货,绿色代表运输中,蓝色则是已签收。AI调度系统不断优化配送路线,甚至能预测每个小区的包裹高峰时段,提前调配机器人和无人机。

    “沈总,智能机器人的配送效率比人工提升了300%!”物流总监的全息投影出现在指挥中心,“但部分老旧小区因地形复杂,无人机无法降落,需要人工辅助。”沈知意立即调出3D地图,手指轻点:“启动‘最后一百米计划,让快递员用遥控终端操控机器人进入狭窄巷道。”半小时后,试点小区的画面传回——快递员站在楼下,通过量子遥控器指挥机器人灵活避开障碍物,精准抵达用户家门口。

    为应对双11的海量包裹,星宁推出了“智能物流三件套”:量子无人机负责长距离运输,能在2小时内跨市配送;地面送货机器人主攻社区内“最后一公里”;而快递员则化身“指挥官”,用特制遥控器操控机器人

第302章 智能物流风暴:双11背后的科技护航[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