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续写故事第427[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酒冰棒”。

    网络上,在西伯利亚暴富是种什么体验的话题热度居高不下。国内网友们纷纷晒出员工们的“凡尔赛”日常:有人展示用奖金购置的貂皮大衣,配文“这里的冬天,貂比羽绒服实用”;还有人拍下宿舍书房里的藏书,笑称“原本只想搞钱,现在快成文化学者了”。更有教育机构嗅到商机,推出“西伯利亚就业速成班”,课程涵盖俄语口语、寒地农业技术、跨文化沟通等内容,广告语直白而诱人:“学七门技能,拿百万年薪!”

    随着员工存款数字攀升,消费市场也悄然改变。当地小镇的中餐馆越开越多,老板们特意推出“星宁员工特惠套餐”;免税店的货架上,茅台与伏特加并肩陈列;甚至连二手市场都出现了“星宁限定款”商品——某位员工用奖金购买的钢琴,因搬家不便转手,竟被俄国邻居高价抢购。“现在整个西伯利亚都知道,跟着星宁干,有钱又有文化!”当地出租车司机谢尔盖竖起大拇指。

    最令人瞩目的,是员工们自发成立的“文化交流基金会”。副总张振国带头捐款,将部分奖金投入中俄青少年交换项目。“我们不仅要在这里赚钱,更要搭建一座文化桥梁。”他在启动仪式上说道。如今,基金会已资助数十名俄国学生前往中国学习农业技术,而国内的大学生也能通过项目来到西伯利亚,研究寒地作物的生长奥秘。

    深夜,员工宿舍的灯光渐次熄灭。王强在阳台上给盆栽西红柿浇水,远处葡萄酒庄园的发酵罐泛着幽蓝的光。八个月前,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在异国他乡拥有这样的生活——存款数字背后,是技能的提升、文化的浸润,以及对未来的笃定。老祖宗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星宁给了无数人一个机会:在追逐财富的路上,也能收获跨越国界的智慧与成长。

续写故事第427[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