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商海暗涌与破局之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到......"这个意外的电话,让陈宇更加坚定了开拓农村市场的决心。
接下来的半个月,陈宇带着团队跑遍了江浙沪的大小乡镇。在嘉兴的一个供销社里,他遇到了难题。供销社主任老吴连连摇头:"小陈啊,我们也想帮你,可上面规定只能卖国营厂的货。"
陈宇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文件:"吴主任,这是省轻工局下发的《关于搞活商品流通的通知》,里面明确提到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农村市场建设。而且我们的缝纫机比国营厂的便宜20%,还提供上门维修服务。"说着,他掏出一张宣传单,上面印着"买缝纫机送绣花教程"的字样。
老吴眼睛一亮:"这个点子好!现在农村姑娘结婚都讲究陪嫁缝纫机,要是能学绣花,肯定受欢迎。"两人一拍即合,当场签订了首批500台的订单。
消息传回公司,士气大振。生产车间连夜加班加点,包装线上的工人们哼着小曲,干劲十足。但陈宇知道,这只是第一步。他安排市场部在乡镇广播站投放广告,又联系了当地的民间剧团,在演出前插播产品介绍。
正当陈宇的农村市场计划如火如荼展开时,张永昌坐不住了。他派人在各个乡镇散布谣言,说陈宇公司的缝纫机是"二手翻新货"。这些谣言很快传到了老吴耳朵里,他打电话质问陈宇:"小陈,这到底怎么回事?"
陈宇早有准备。他带着质检报告和生产车间的录像赶到供销社,当着老吴的面,拆开一台缝纫机展示内部结构:"吴主任,您看这齿轮的做工,还有这烤漆工艺,怎么可能是翻新货?我怀疑是竞争对手在搞鬼。"说着,他掏出一份匿名举报信,上面详细记录了永昌公司雇佣闲散人员造谣的经过。
老吴看完信,脸色铁青:"太过分了!小陈,你放心,我这就去广播站辟谣。"
风波平息后,陈宇的缝纫机在农村市场彻底打开了局面。三个月后,当永昌公司反应过来准备跟进时,陈宇已经和十几个县的供销社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更让他惊喜的是,港商看到农村市场的潜力,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合作。
在庆功宴上,小王举着酒杯走到陈宇身边:"陈总,您怎么想到开辟农村市场的?"
陈宇望着窗外璀璨的夜景,想起重生前在农村老家的记忆。那时缝纫机是结婚必备的"三大件"之一,市场需求巨大。"做生意就像下棋,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地盘。"他抿了一口酒,目光坚定,"当别人在城市里争得头破血流时,我们要学会另辟蹊径。"
夜深了,陈宇独自走在南京路上。街边的霓虹灯牌闪烁,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商业浪潮。他知道,这只是商海征程的一个小胜利,未来还会有更多挑战。但只要把握时代脉搏,找准市场需求,就没有闯不过的难关。
第353章 商海暗涌与破局之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