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陈宇的1983重生之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5章 破茧之战:智能生态的生死突围[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宇却调出实时数据:发布会后仅十二小时,全球已有378家企业申请接入星云生态,GitHub上相关代码的下载量突破百万次。"看到了吗?"他指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当生态形成网络效应,我们收获的将是整个未来。"

    然而,对手的反击比预想中更猛烈。三洋公司突然宣布与谷歌合作,推出完全兼容安卓系统的智能家居套件,并以近乎免费的价格倾销。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将"星海"列入"特别指定国民清单",切断了所有高端元器件的供应。

    "他们想在生态成型前掐断我们的生命线。"林博士举着被退回的订单,声音里带着愤怒,"光刻机的核心镜片,还有传感器芯片......"

    陈宇却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打开保险柜,取出一个密封箱——里面是一块刻着"昆仑一号"的国产芯片。"还记得那个神秘电话吗?"他的指尖拂过芯片表面细密的电路,"有人给我们指了条路:去西北。"

    三个月后,敦煌戈壁深处。"星海"联合中科院建立的半导体实验室里,第一台国产EUV光刻机正在进行试运行。当紫色的极紫外光穿透镜片,在硅片上蚀刻出7纳米的电路时,整个实验室沸腾了。陈宇戴着防尘面罩站在控制台前,看着实时传输的画面——千里之外的生产线上,搭载"昆仑一号"的智能收音机正在批量下线。

    而此时的国际市场,风云突变。因过度依赖安卓系统,三洋的智能家居套件被曝出严重的数据安全漏洞,欧美用户发起大规模退货。反观"星海"的星云生态,凭借开源、本地化的优势,在"一带一路"国家迅速铺开,甚至反向渗透进欧洲市场。

    纽约,黑石集团总部。威廉·陈看着暴跌的股价,将手中的咖啡杯狠狠砸向屏幕。画面里,陈宇正在接受BBC专访,身后是由星云OS连接的智慧城市模型:"中国制造的意义,不是复制别人的道路,而是开辟新的赛道。"

    暴雨再次席卷城市,陈宇站在新建的智能工厂顶层,看着自动化产线在夜色中流转。手机震动,李老板发来消息:"WTO启动对三洋的反垄断调查,欧盟要求重新谈判贸易协议。"他望向远方的地平线,东方已泛起鱼肚白——这场历时数年的突围战,终于迎来破晓的曙光。而属于中国科技企业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第425章 破茧之战:智能生态的生死突围[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