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若即若离:后续的“偶遇”与试探[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玄镜台关于那位神秘青年的调查,如同沉入深潭的石子,需要时间才能探到底细,浮出水面。在这段等待的日子里,我并未完全将此事搁置。一方面,日常政务、军务以及新来人员的安置占据了我大部分精力;另一方面,心头那份强烈的好奇与直觉,驱使着我,在不经意间,继续留意着那个可能隐藏着惊世之才的身影。
果然,世间事往往如此,当你刻意寻找时,目标杳无踪迹;当你稍稍放松,却又在不期然间,“偶遇”了。
第一次“偶遇”发生在数日后的崇文馆。我处理完公务,想去馆中查阅一些关于淮南地理的古籍,为下一步可能的军事行动做些准备。馆内一如既往地安静,只有翻动竹简的沙沙声和淡淡的墨香。目光扫过一排排书架,我几乎是立刻就发现了他。
他正坐在一处靠窗的角落,身前摊着一卷似乎是关于《周易》的注解。阳光透过窗棂,在他素色的衣袍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斑,他看得极其专注,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与上次不同,这次他似乎并未携带那柄羽扇。
我没有走近,也没有刻意隐藏身形,只是像往常一样,缓步走向存放地理图志的书架。我能感觉到,在我经过他附近时,他那专注的目光似乎有极其短暂的一瞬,从书简上抬起,向我这边瞥了一眼,又迅速落回了书页。那一眼,平静无波,像是在确认一个早已预料到的存在。
我找到了需要的图籍,却没有立刻离开。而是走到不远处一张空着的几案坐下,也翻阅起来。但我的一部分注意力,始终停留在他身上。他在那里静坐了约莫半个时辰,期间除了偶尔翻页,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他的专注和沉静,本身就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气场。
待他起身,将书简仔细卷好放回原处,准备离开时,我心中一动。在他刚刚阅读的那卷《周易》注解旁边,恰好有一卷《孙子兵法》。我待他走远后,起身过去,拿起那卷《孙子兵法》,翻到《谋攻篇》,在一段关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论述旁,我拿起案上的笔,蘸了点墨,在空白处写下了一行极小的批注:
“知彼易,知己难,知天时地利人和,尤难。敢问:若遇强敌数倍于己,据坚城而人心未附,将骄卒惰,此时,‘知字何解?‘胜字何求?”
这是一个结合了当下徐州部分困境(人心未完全稳固,部分将领可能存在的骄气)的实际问题,也是对兵法理论在复杂现实中应用的追问。我没有署名,写完便将书卷放回原处,离开了崇文馆。我不知道他是否会回来看到,也不知道他会作何反应。这只是一次试探,一次隔空的、无声的问询。
第二次“偶遇”,则是在几天后的州府公告栏附近。新一批屯田和水利工程的规划图纸与招募民夫的告示刚刚张贴出来,引来了不少民众围观议论。我正好巡视经过,想听听民间的反应。就在人群边缘,我又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第257章 若即若离:后续的“偶遇”与试探[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