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千丝诏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章 青史不录处·自有丹心照[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子时三刻,景王府的滴水檐下凝着细密水珠。

    沈知意蹲身轻触青砖缝隙,指尖沾起半片靛蓝结晶:"王爷书房用的琉球熏香,与倭寇尸首耳后的硫银砂倒是同源。"

    铜锁突响,陆云袖的刀鞘已抵住来者咽喉。

    烛火跃动间,景王苍白的面容映在琉璃屏风上:"沈明允当年用四十九条人命换来的雄黄方,原是本王献给父皇的炼丹引子。"

    他袖中滑落的金匮玉函里,赫然躺着半枚烧焦的陶工指骨。

    沈知意蓦地想起第七窖室顶端的通风口。

    二十年前的暴雨夜,确有一道金线蟒纹掠过窖顶。

    "嘉靖二十一年壬寅宫变,沈明允用炼砖秘术替陛下挡了血光之灾。"

    景王突然剧烈咳嗽,青黑色血沫溅在《丙辰实录》封皮,"如今父皇要烧第二炉长生丹,你说这四百九十道骨灰痕......"

    话音未落,西厢房突然传来陶瓮炸裂声。

    陆云袖踹开雕花门,满地青膏土中蠕动着数十条靛蓝铁线,遇风即燃的琉球火药正沿着硫银砂痕迹窜向地窖。

    "王爷好算计!"

    沈知意挥刀斩断引线,陶片刮落的雄黄粉在空中爆出紫焰。

    "可惜忘了硫银砂遇雄黄必起丹炉火——您胸口这团青黑淤血,想必是试药时沾染了未净的毒砂?"

    景王踉跄扶住博古架,鎏金螭纹香炉应声而倒。

    炉底暗格滚出半卷泛黄道经,朱砂批注的字迹与沈明允手札如出一辙:"丙火焚天日,当以四九纯阳镇之。"

    五更梆子响过三重,沈知意立在乱葬岗新坟前。

    棺中《河防日志》残页被雨水泡胀,父亲用雄黄写的密语正在月光下浮现:"螭吻七寸在通惠河口。"

    漕船残骸堆积的河滩上,陆云袖的绣春刀正挑开锈蚀的锚链。

    沈知意抚过链环内侧的锚链纹,突然将陶刀插入泥沙——四百九十块丙字号碎砖拼成的八卦阵中,缺了景王府飞檐上的螭吻兽首。

    "严禄胸口烙印原是阵法生门。"

    陆云袖抖开染血的《皇明舆图》,八爪蟒纹正咬住通惠河闸口,"明日寅时大潮......"

    话音未落,东南堤岸传来闷响。

    沈知意怀中的陶碑残片突然出现在她的记忆当中,四百九十道骨灰痕在夜色中泛起磷光,恰似父亲手札里描绘的"纯阳镇海图"。

    大理寺诏狱深处,严禄的狂笑混着铁链铮鸣:"可知当年四十九人为何甘愿赴死?"

    他溃烂的右眼突然迸出精光,"丙辰年三月初七寅时三刻,景王府的丹房......"

    惊雷炸响,沈知意望向暴雨中的皇城。

    卯时初刻,司礼监太监捧着丹盒撞开宫门。

    沈知意劈手夺过金丝楠木匣,四百九十粒骨灰丹正在晨光中泛着青紫。

    "殿下可知这丹砂用何物淬炼?"

    她将陶碑掷向丹炉,雄黄粉遇火炸开的紫烟里,赫然显出四十九个陶工焚烧的身影,"嘉靖十五年七月初七寅时的四十九道冤魂,如今都在看着您炼丹呢!"

    暴雨倾盆,沈知意独坐第七窖室。

    新烧的陶碑在窑火中渐现龙纹,父亲的血书在高温下显出新字:"青史不录处,自有丹心照。"

    陆云袖带来的塘报被风卷进火堆,工部呈报丙字号堤坝的朱批渐渐焦黑:

    "今查各府库存琉球铁线,遇雄黄皆成齑粉——沈明允当年所料不虚。"

    沈知意摩挲着袖中半块螭纹玉扣,远处漕船桅杆刺破浓雾。

    四百九十块新烧的青砖正在龙脊堤上凝固,每道釉下裂痕都暗藏四十九个陶工指印。

    晨光破晓时,景王府丹房的鎏金螭吻兽首突然崩裂。

    雄黄混着硫银砂的粉末漫天飞扬,在朝阳下绘出二十年前第七窖室的烈焰图腾。

    徐阶秘密找到了沈知意。

    “你们可能卷进了政治漩涡,这样不仅不能让严嵩父子失去权利,反而更加的牢固,陛下到底真的迷恋丹药?景王真的就是幕后?我看非也……”

    “徐老爹,那我怎么办?父亲知道这些,为何?”

    “算了。这也怪我和你父亲,你们赶紧回苏州去,找绣娘,这或许也是陛下希望看到的,这次只是让严党破了点皮所以……”

    接下来她们说什么,已经无人知晓了。

    子时刚过,通惠河闸口的青石板渗着阴冷潮气。

    沈知意蹲身拨开芦苇丛,银针挑起半片沾满淤泥的绸缎残片。

    靛蓝底色上八幡船纹若隐若现,边角却多出三爪龙纹刺绣。

    "看这个。"

    陆

第38章 青史不录处·自有丹心照[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