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合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6章 一个差役的生平[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吃过东西,此刻饥饿感如潮水般涌来。

    nbsp韦睿牵着马,带着刘鹛朝东街走去。东街是骞州城内最热闹的街区,即使夜幕降临,依然人声鼎沸,灯火通明。街边的小吃摊上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引得路人驻足。卖糖葫芦的摊贩高声吆喝:“酸甜可口,糖葫芦喽!”不远处,包子铺的炉子上冒着白汽,肉香弥漫开来。韦睿带着刘鹛走进一家小饭馆,饭馆里挤满了人,伙计端着盘子来回穿梭,桌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菜肴,喧嚣声不绝于耳。他找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对刘鹛说:“想吃什么,尽管点。”他的语气轻松,像是在哄一个孩子。

    nbsp刘鹛坐在他对面,低头看着桌上的菜单,犹豫了一下。她平日里生活清苦,从没进过这样的饭馆,菜单上的菜名大多陌生。她指了指几样简单的菜肴,低声道:“这些就行。”韦睿扫了一眼,见她点的不过是青菜豆腐之类,便笑着摇了摇头,又加了几道招牌菜:“今天辛苦了,多吃点。”伙计很快端上菜来,热腾腾的红烧肉、香气扑鼻的鸡汤,还有一盘翠绿的炒菜,色香味俱全。刘鹛拿起筷子,小口吃着,眼底闪过一丝满足。她许久没吃过这样丰盛的饭菜,胃里暖暖的,连带着心情也好了些。

    nbsp韦睿夹起一块肉放进嘴里,细细咀嚼,目光却不时落在刘鹛身上。见她吃得小心翼翼,他笑道:“慢慢吃,不急。”他的语气温和,像是在安抚她的紧张。刘鹛点了点头,低声道:“谢谢公子。”她低头吃着饭,心中却泛起一阵暖意。这个陌生的公子对她如此照顾,让她感到一种久违的安全感。饭馆里人声嘈杂,窗外的东街依然热闹,摊贩的吆喝声、行人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夜景画卷。

    nbsp饭后,韦睿结了账,带着刘鹛走出饭馆。夜色中的东街灯火辉煌,街边的摊位上摆满了各式小吃和货物,糖画师傅手腕翻飞,画出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引得几个孩子拍手叫好。韦睿见刘鹛的目光落在糖画上,便问道:“你对这边的美食很熟悉吗?”刘鹛点了点头,微笑道:“是的,我从小在这里长大,东街的摊子我大多认得。”她的声音轻快了些,提到熟悉的地方时,眼底多了一丝光亮。韦睿闻言,心中一动,笑着说:“那你给我介绍一下骞州的特色美食吧。”他一边走,一边听着她的回答,目光却在人群中扫过,似乎在寻找什么。

    nbsp刘鹛想了想,指着街边的摊位说:“骞州的特色美食很多,比如糖葫芦,又酸又甜,小时候我常缠着娘买。还有包子,这边的肉馅特别香,蒸得又软又热乎。糖画也很出名,师傅能画出各种样子,可好看了。”她一边说,一边比划着,语气中带着几分怀念。韦睿听着,点了点头,心中却在盘算。刘鹛对骞州城如此熟悉,或许能从她口中挖出一些有用的信息。他放慢脚步,试探着问道:“你父亲也在东街这边做事吗?”刘鹛闻言,笑容一僵,眼底闪过一丝悲伤。她低声道:“不,他是巡检司的差役,平时不常来这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韦睿听出她语气中的异样,心中一动,决定趁机多问些关于她父亲的事。他放缓声音,温和道:“刘姑娘,能跟我说说你父亲吗?我看你今日独自一人,想来家里境况不易。”他的语气轻柔,像是在闲聊,却暗藏探究。刘鹛停下脚步,低头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我父亲叫刘一平,是骞州城内广陆巷的人……”她的声音低沉,带着回忆的沉重。韦睿站在一旁,静静听着nbsp。他抬头望向夜空,星光闪烁,东街的喧嚣声渐渐远去,夜色中只剩两人并肩而行。

    nbsp韦睿和刘鹛漫步在东街上,街边的灯火映照着两人的身影,拉出长长的影子。夜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街边摊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糖葫芦的酸甜味和包子的肉香混杂在空气中,勾起人的食欲。韦睿刻意放慢脚步,走在刘鹛身旁,目光不时扫过她的侧脸。见她神色稍缓,他轻声问道:“刘姑娘,你能告诉我一些关于你父亲的事情吗?”他的声音温和,像是在闲聊,却带着一丝试探。刘鹛闻言,脚步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悲伤。她低头沉默了一会儿,才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我父亲叫刘一平,是骞州城内广陆巷的人。”

    nbsp刘鹛的声音低沉而缓慢,仿佛回忆的闸门被打开,每一个字都带着沉甸甸的重量。她继续说道:“我父亲自小父母双亡,没人照看,吃百家饭长大。小时候,他常跟我说起那段日子,说邻里乡亲虽不富裕,却总会给他一口饭吃。”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苦涩,目光落在脚下的石板路上,似乎在回忆父亲讲过的往事。韦睿听着,眉头微皱,nbsp点了点头,低声道:“那后来呢?”他的声音轻柔,像是在鼓励她继续说下去。

    nbsp刘鹛抬起头,目光飘向远处,街边的灯笼在夜风中微微摇晃,映得她的脸忽明忽暗。她接着说道:“父亲19岁那年,托了人情,谋了一份巡检司帮闲的差事。那时候他年轻力壮,又肯吃苦,慢慢在巡检司站稳了脚跟。”她的声音中多了一丝骄傲,显然对父亲的努力颇感欣慰。韦睿闻言,心中一动,巡检司的差役多是底层出身,刘一平能从帮闲做起,想必有过人之处。他问道:“他在巡检司干得怎么样?”他的语气平静,却暗藏探究。

    nbsp刘鹛叹了口气,眼底的骄傲渐渐被无奈取代。她低声道:“父亲22岁时,在骞水河畔救了一个被地痞流氓调戏的浣衣女,那人就是我娘,叫周珊。”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温柔,显然对父母的相识颇有感情。她顿了顿,继续说道:“娘说,那天父亲路过河边,见她被几个泼皮围住,二话不说冲上去把人赶跑了。那些人见他穿着巡检司的衣裳,不敢再闹,灰溜溜地走了。”刘鹛的嘴角微微上扬,像是在回忆母亲讲过的故事。韦睿听着,点了点头,心中暗赞刘一平的侠义之举。

    nbsp“后来,父亲和娘相处了一段时间,觉得彼此合适,就在25岁那年成了亲。”刘鹛的声音轻快了些,眼底闪过一丝幸福的光芒。她接着说道:“婚后日子虽然清苦,但也算幸福。娘在家操持家务,父亲在外做事,我出生后,他们对我很好,虽然吃穿都不宽裕,但从没让我饿着。”她的语气中满是怀念,可随即又黯淡下来。她低声道:“可惜nbsp父亲因为性子太直,在巡检司里混得不好。”韦睿闻言,眉头紧锁nbsp。

    nbsp刘鹛停下脚步,抬头看向韦睿,眼底带着一丝苦涩。她继续说道:“父亲办事认真负责,可就是太刚正不阿。他不愿意收受贿赂,也不肯巴结上司,在巡检司里显得格格不入。”她的声音低沉,透着对父亲遭遇的不平。她顿了顿,又说:“因为没家世背景,他干的都是苦活累活,可功劳却总轮不到他。别人升迁发财,他却还是个小差役,家里也一直穷得揭不开锅。”刘鹛的语气中带着无奈,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显然对父亲的处境既心疼又无力。

    nbsp韦睿听着,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他在江湖行走多年,知道官场中的龌龊,能在那种地方保持清廉,实属不易。他低声道:“你父亲是个好人。”他的语气真诚,带着一丝叹息。刘鹛闻言,眼眶一红,低声道:“是啊,可好人未必有好报。父亲失踪后,家里就更难了,娘操劳过度,病了一场再没起来……”她的声音哽咽,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强忍着没掉下来。

    喜欢。

第216章 一个差役的生平[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