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8章 投标书[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10月14日中午,慵懒的阳光轻柔地洒在江城总督府衙的屋顶。

    nbsp萧云骧等人一路风尘仆仆,终于回到此地。

    nbsp彭雪梅自回后院家属居住区。萧云骧和赵烈文径直踏入书房,将随身书籍一本本摆上书架,随后疲倦地坐在椅子上。

    nbsp这时代的交通着实令人无奈。

    nbsp从柴桑到江城,他们坐船整整花了五天。

    nbsp此时长江已进入枯水期,船在江面上摇摇晃晃、缓缓前行,有些江段甚至得靠纤夫拉纤才能通过。

    nbsp两人刚休息片刻,张知洞便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房间。

    nbsp他身形瘦小,身着一件西王府官吏常见的夹克,显得精神抖擞。

    nbsp他恭敬地向萧云骧作揖道:“大王,长史听闻您回来了,请您到隔壁一趟,有要事相商。”

    nbsp萧云骧知道,曾水源能自己决定的事,一向都会直接处理,他也乐见其成。

    nbsp此番请自己过去,看来是真遇到难以抉择之事了。

    nbsp于是,他站起身,转头问赵烈文:“惠甫,你是回去休息,还是一起去?”

    nbsp赵烈文也站起身回道:“我跟大王去,看看究竟是何难事。”

    nbsp三人向外走去。

    nbsp原江城总督衙门和巡抚衙门本就连在一起,中间仅隔一道围墙。

    nbsp因青庭前湖广总督官汶穷奢极欲,把总督衙门修建得极为宽阔宏大。

    nbsp西军控制江城后,曾水源将西王府所有内政、社务都挪到巡抚衙门办公。

    nbsp总督衙门则留作军事、情报条线人员办公所用,以及各首领人物的家属居住区,便于统一安保。

    nbsp他还命人在两府中间的围墙上,开了个门洞,方便人员往来。

    nbsp张知洞在前面带路,脚步轻快,看得出心情不错。

    nbsp萧云骧跟在他身后,忍不住转头看了眼身旁的赵烈文,心中欣喜。

    nbsp身边这两人,皆是年轻俊杰。

    nbsp赵烈文今年二十三岁,中等身材,出生江南世家,自幼饱读诗书,言行举止温文尔雅。

    nbsp然而,父亲在他年幼时离世,家道中落,科场又不顺,让他比同龄人,多了份沉稳从容。

    nbsp而张知洞少年得志,十七岁便中举,颇有少年意气,行为举止更加直接热烈。

    nbsp三人朝着府衙侧面的小门洞走去。

    nbsp萧云骧一边走,一边问张知洞:“孝达,和你一起去培训的郭筠仙、刘孟容、李次青、王璞山呢?”

    nbsp他说的是郭嵩焘、刘蓉和李元度这三位前甑涤生的幕僚,以及王鑫这位罗泽南弟子。

    nbsp他们当时和张知洞一同去渝州军校培训,所以萧云骧有此一问。

    nbsp张知洞回道:“大王,我们十天前就培训结业,来到了江城。”

    nbsp“当时您正在赣省征战,曾长史问我们几人意愿,想不想在内政系统做事,我和李次青答应了。”

    nbsp“因为我年龄太轻,曾长史让我留在他身边,协助处理公务。李次青则被派到湘省胡巡抚那边,任长德府知府。”

    nbsp“而郭筠仙、刘孟容和王璞山,想等您回来,再做决定。”

    nbsp萧云骧听罢,并不打算插手。

    nbsp张知洞军事内政能力都不错,军事能力,则主要体现在战略布局和编练新军。

    nbsp如原本时空中,1884年张知洞担任两广总督期间,提前筹备布局抗法战事,启用老将冯子材、黑旗军刘永福,取得镇南关大捷和临洮大捷。

    nbsp甲午战争后,其编练的“自强军”成为新军典范。

    nbsp鄂省新军第六镇,因大量吸纳思想开明的青年,后成为江城起义主力,直接导致了瞒青王朝的覆灭。

    nbsp但相对于军事能力,其内政能力更为突出。

 

第358章 投标书[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