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显宗成皇帝中之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乙未日(十六日),朝廷任命司徒王导为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郗鉴为太尉,庾亮为司空。六月,又任命王导为丞相,把司徒这个官职撤销,相关事务并入丞相府。王导这人性格宽厚,任用赵胤、贾宁等将领,但这些人很多都不遵守法纪,大臣们为此很头疼。庾亮就给郗鉴写信说:“皇上从八九岁到长大成人,在宫里就跟宫女太监在一起,出了宫接触的也都是武官和些没见识的人,读书没人教他断句,问问题也碰不上个有学问的。秦始皇想把老百姓当傻子糊弄,大家都知道不行,何况想把皇上当傻子呢!皇上现在年纪也不小了,应该把权力交给他,让他亲政。王导不仅不把权力还给皇上,还占着太傅这么尊贵的位置,养了一堆不三不四的人。咱俩都受了先帝托付的重任,这么大的奸臣不除掉,以后到了地下,怎么有脸见先帝啊!”庾亮想和郗鉴一起起兵废掉王导,郗鉴没答应。南蛮校尉陶称,是陶侃的儿子,他把庾亮的想法告诉了王导。有人劝王导偷偷做好防备,王导说:“我和庾亮休戚与共,这种没根据的传言,有脑子的人就不该说。就算真像你说的那样,庾亮要是来了,我就戴着头巾回家,有什么可怕的!”王导还写信给陶称,说:“庾公是皇上的亲舅舅,你应该好好侍奉他!”征西参军孙盛也偷偷劝庾亮说:“王导一直有超脱世俗的胸怀,怎么会干那些平常人干的事呢!这肯定是那些奸佞小人想离间朝廷内外的关系。”庾亮这才打消了念头。孙盛是孙楚的孙子。这时候庾亮虽然在外地镇守,但却遥控着朝廷的大权,他占据着长江上游,手握强兵,那些趋炎附势的人大多都归附他。王导心里不平衡,每次遇到西风刮起尘土,他就举起扇子挡住自己,慢悠悠地说:“庾亮带来的尘土都能弄脏人!”王导任命江夏的李充为丞相掾。李充觉得当时社会风气崇尚浮华空虚,就写了篇《学箴》。他觉得老子说“绝仁弃义,民复孝慈”,难道真的是把仁义都抛弃了,老百姓才会变得孝顺慈爱吗?其实是因为真心践行仁义的人少,借着仁义谋利的人多,大家都想把责任推给圣人,却被一些表面的形式所累。一般人只看到表面现象,能领悟到道理本质的人很少,越是执着于表面的形式,就离本质越远。所以李充写《学箴》来破除这种蒙蔽,他说:“名声彰显的时候,道就被荒废了;只有减少那些被推崇的虚名,才能崇尚真正该重视的东西。没有仁就不能让万物生长,没有义就不能让人知耻,仁义本来就不能远离,去掉那些损害仁义的东西就行了。”
nbsp汉国的李弈堂兄、广汉太守李乾告发大臣们谋划废立皇帝。秋天七月,汉主李寿让他儿子李广和大臣们在前殿盟誓,把李乾调任为汉嘉太守;任命李闳为荆州刺史,镇守巴郡。李闳是李恭的儿子。
nbsp八月,蜀地一直下雨,老百姓又闹饥荒又生病。李寿让大臣们畅所欲言,说说国家的得失。龚壮呈上密封的奏章说:“陛下起兵的时候,对着星辰发誓,向天地宣告,和众人歃血为盟,全国向晋称臣,上天响应,百姓高兴,这才成就了大业。但后来有人不明白您的苦心,您才暂时称帝。现在下了一百天的雨,饥荒和疫病一起来,这可能是上天在警示陛下啊。我觉得应该遵守之前的盟誓,尊奉建康的晋朝,他们肯定不会吝啬给您高爵重位来报答您的大功;虽然您的地位可能比现在低一级,但子孙后代却能受益无穷,永远保住福气,这不是很好嘛!有人说巴、蜀二州归附晋朝,当官的就荣耀,但六郡的人觉得不方便。以前公孙述在蜀地,外来的人掌权;刘备在蜀地,荆州来的人地位高。等到吴汉、邓艾西征,整个国家都被灭了,哪还分什么本地人和外地人!这些人不明白安稳的根基是什么,只知道贪恋名位,觉得跟着刘氏的郡守县令才能在州郡当官;却不知道那时候国家灭亡、君主都换了,哪能和今天这种正义之举相比,现在可是君主荣耀臣子也显达啊!还有人说我应该像法正一样。我受陛下大恩,您让我能安心生活;至于荣华富贵,不管是汉国还是晋国给的,我都不稀罕,又为什么要效法正呢!”李寿看了奏章,心里有点惭愧,就把奏章藏起来没公开。
nbsp九月,汉国仆射任颜谋反,被诛杀。任颜是任太后的弟弟。汉主李寿趁机把成主李雄的儿子们都杀了。
nbsp冬天十月,光禄勋颜含因为年纪大了,辞去官职。有人说:“王导是皇上的老师,名位那么高,百官应该对他行特别的礼节。”太常冯怀就拿这事去问颜含。颜含说:“王导虽然地位尊贵,但从道理上讲,也不该特别恭敬。说要行特别礼节的,可能是你们这些人的想法;我老了,不懂现在的这些事儿。”后来颜含又跟别人说:“我听说讨伐别的国家都不用问仁德的人,刚才冯祖思来问我这种讨好权贵的事,难道我是个品德不好的人吗!”郭璞曾经碰到颜含,想给他占卜。颜含说:“寿命长短由天定,地位高低看人为。修养自己但老天不眷顾,这是命运;坚守正道但别人不理解,这是本性;我自己的性命我清楚,用不着占卜。”颜含退休二十多年,九十三岁去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代王翳槐的弟弟什翼犍在赵国做人质,翳槐病重的时候,让各位部落首领立什翼犍为王。翳槐去世后,部落首领梁盖等人觉得刚有大丧事,什翼犍又在那么远的地方,能不能回来还不一定;等他回来,说不定会出乱子,就商量再立个新王。翳槐的二弟拓跋屈,性格刚猛又狡诈,不如拓跋屈的弟弟拓跋孤仁厚,于是大家一起杀了拓跋屈,要立拓跋孤为王。拓跋孤不同意,他亲自去邺城迎接什翼犍,还请求自己留在赵国做人质;赵王石虎觉得他很仗义,就把他们俩都放了。十一月,什翼犍在繁畤以北登上代王的位子,改年号为建国,还把国家一半的土地分给拓跋孤。
nbsp当初,代王猗卢去世后,国内经常发生内乱,部落也都离散了,拓跋氏渐渐衰落。等到什翼犍即位,他又勇猛又有智谋,能把祖宗的基业重新振兴起来,国内的人都归附他。他开始设立各种官职,让他们分别掌管不同事务。任命代人燕凤为长史,许谦为郎中令。还制定了关于谋反、杀人、奸盗等罪行的法律,法令清楚明白,政务处理起来也很简单,没有那些牵连审讯的麻烦事,老百姓都觉得挺安稳。从东边的濊貊,到西边的破落那,南边到阴山,北边到沙漠,各个部落大多都归附了代国,人口达到几十万。
nbsp十二月,段辽从密云山派人到赵国,请求赵国来迎接他;没过多久又反悔了,又派人到燕国,请求燕国来迎接。
nbsp赵王石虎派征东将军麻秋率领三万士兵去迎接段辽,还告诫麻秋说:“接受投降就像面对敌人一样,可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尚书左丞阳裕是段辽的旧臣,石虎就让他做麻秋的司马。
nbsp燕王慕容皝亲自率领各位将军去迎接段辽,段辽却偷偷和燕国商量,想灭掉赵军。慕容皝派慕容恪在密云山埋伏了七千精锐骑兵,在三藏口把麻秋打得大败,赵军死了十分之六七。麻秋徒步逃跑才捡回一条命,阳裕被燕国俘虏。
nbsp赵国将军范阳人鲜于亮丢了马,沿着山路走不上去,就停下来,端端正正地坐着;燕国士兵把他围住,大声呵斥他站起来。鲜于亮说:“我是贵人,从道义上讲,不会向你们这些小人物屈服。你们能杀就赶紧杀,不能杀就滚蛋!”鲜于亮仪
第576章 显宗成皇帝中之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