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22章 海西公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开始,前秦王苻坚听说慕容恪这大佬没了,心里就打起了前燕的主意,但一直怕慕容垂太猛,没敢动手。等听说慕容垂投奔过来,苻坚高兴得不行,亲自跑到城外迎接,拉着人家的手说:“老天爷既然生了咱这样的牛人,肯定是要一起搞大事业的,这都是命中注定!我打算跟你一起平定天下,到泰山封禅庆功,之后就让你回老家,世世代代封在幽州。这样你既不算对不起燕国的祖宗,又能好好跟着我干,这不完美吗?”慕容垂赶紧推辞:“我就是个流亡在外的倒霉蛋,能保住小命就偷着乐了,老家的荣华富贵想都不敢想啊!”苻坚还特喜欢慕容垂的儿子慕容令和慕容楷,给他们各种高规格待遇,赏赐拿到手软,每次这父子俩来见他,苻坚都盯着看个不停。关中的百姓早就听说过慕容垂父子的名声,都特别崇拜他们。

    nbsp这时候王猛跟苻坚说:“慕容垂父子就像龙虎,根本不是能驯服的主儿,要是给他们机会,以后肯定管不住,不如早点干掉算了。”苻坚不乐意了:“我正招揽各路英雄平定天下呢,咋能随便杀人呢?而且人家刚投奔过来,我都掏心窝子接纳了,普通人都讲究说话算数,我这当皇帝的能不算数吗?”最后封慕容垂为冠军将军、宾徒侯,慕容楷为积弩将军。

    nbsp前燕的魏尹范阳王慕容德一直跟慕容垂关系铁,还有车骑从事中郎高泰等人,都因为这事儿被罢官。尚书右丞申绍跟太傅慕容评说:“现在吴王慕容垂跑了,外面议论纷纷,不如把他手下有本事的人提拔上来,多少能堵堵悠悠众口。”慕容评问:“那提拔谁呢?”申绍说:“高泰是这帮人的头儿。”于是就任命高泰为尚书郎。高泰是高瞻的侄子,申绍是申胤的哥哥。

    nbsp前秦把梁琛留了一个多月才放回去。梁琛一路加急赶路,等回到邺城,慕容垂已经投奔前秦了。梁琛赶紧跟慕容评说:“秦人天天操练军队,在陕东囤积了好多粮食。依我看,两国的和平长不了。现在吴王又去投奔他们,前秦肯定有打咱们的主意,得早点准备啊。”慕容评一脸不屑:“秦国怎么会因为接纳个叛臣就破坏咱俩的和好呢!”梁琛说:“现在两国分占中原,本来就互相惦记着吞并对方。上次桓温来犯,他们出手帮忙是算计着自己的利益,不是真心对咱们好。要是咱们这边出点岔子,他们还能忘了原本的打算?”慕容评又问:“苻坚这人咋样?”梁琛说:“精明又果断。”问王猛,梁琛说:“名不虚传。”慕容评听了全不当回事。梁琛又把这事儿告诉了前燕主慕容暐,慕容暐也没当回事。后来告诉了皇甫真,皇甫真特别担心,上奏说:“苻坚虽然老派使者来,但其实一直想打咱们的主意,不是真的跟咱讲情义。之前他们出兵洛川,还有派来的使者,早就把咱们的地形虚实摸透了。现在慕容垂又去投奔他们,肯定会帮着谋划打咱们,得赶紧在洛阳、太原、壶关这些地方派精兵强将防守啊!”慕容暐召来慕容评商量,慕容评说:“秦国又小又弱,还得靠着咱们当外援呢,而且苻坚还算懂点道理,肯定不会听叛臣的话坏了两国关系。别自己瞎紧张,反而招人家来打。”最后啥准备也没做。

    nbsp前秦派黄门郎石越访问前燕,慕容评故意摆阔气,想让人家看看前燕多有钱。高泰和慕容评的参军刘靖劝他:“石越这小子说话浮夸,眼神老往远处瞟,根本不是来交好的,是来打探咱们虚实的。咱应该拉上军队亮亮肌肉,让他不敢乱琢磨。现在你跟他比阔,反而会被人家看不起。”慕容评不听。高泰气得称病回老家了。

    nbsp这时候前燕的可足浑太后老插手朝政,慕容评又贪得无厌,当官的都靠送礼上位,有本事的人没机会,底下人都憋着一肚子火。尚书左丞申绍上奏说:“地方官是治理国家的根本,现在这些当官的,不是从军队里随便拉来的武夫,就是靠着亲戚关系上位的纨绔子弟,既不是地方上的贤才,也没在朝廷干过正经事。再加上提拔贬斥没规矩,贪官懒官不怕受罚,清廉能干的也得不到奖励,搞得老百姓日子过不下去,到处都是贼寇,朝廷纲纪全乱了,没人管得了。而且官太多,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多,公家和私人都被折腾得够呛。咱大燕的人口比东晋和前秦加起来都多,军队战斗力更是没的说,可最近打仗老输,就是因为地方官搜刮太狠,当兵的和老百姓都活不下去,谁还肯拼命啊!后宫里光女人就四千多个,还有各种伺候人的,一天花的钱就值上万两黄金。下面的人跟着学,一个个都穷奢极欲。前秦和东晋虽然是僭伪政权,还能好好治理国家,憋着吞并咱们的心思,可咱们上上下下都混日子,一天比一天乱。咱们自己不收拾好,正好合了他们的意。我觉得应该好好选地方官,裁掉多余的官职,体恤当兵的,让公家私人都能过下去,别再这么浪费,省着点花钱,该赏的一定赏,该罚的一定罚。这样的话,桓温、王猛都能收拾了,东晋和前秦也能拿下,何止是保住地盘安稳百姓啊!还有,鲜卑拓跋什翼犍又老又病还糊涂,就算不纳贡,也没啥威胁,没必要派兵去守那么远的地方,得不偿失。不如把军队调到并州,控制西河,南边守住壶关,北边看重晋阳,西边敌人来了就挡住,跑了就断他们后路,这比守着那些没用的孤城强多了。”结果这奏折递上去,根本没人搭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辛丑这天,东晋丞相司马昱和大司马桓温在涂中见面,商量以后的行动,任命桓温的儿子桓熙为豫州刺史,持节。

    nbsp之前前燕答应割虎牢以西的地方给前秦,结果东晋军队一退,前燕就反悔了,跟秦人说:“之前是使者说错话了,咱们都是有国家的,互相帮忙渡过难关是应该的,哪能谈条件呢。”秦王苻坚气得够呛,派辅国将军王猛、建威将军梁成、洛州刺史邓羌率领三万步兵骑兵讨伐前燕。十二月,进攻洛阳。

    nbsp大司马桓温征发徐州、兖州的百姓修筑广陵城,准备把镇守地迁过去。当时徭役特别频繁,再加上瘟疫,死了有一半人,老百姓怨声载道。秘书监太原人孙盛写《晋春秋》,如实记录时事。桓温看到后大怒,对孙盛的儿子说:“枋头之战确实失利了,但也不至于像你爹写的那样!这史书要是流传出去,可是要连累你们全家的!”孙盛的儿子赶紧磕头认错,求着改一改。当时孙盛已经年老退休在家,性子耿直又严厉,家里规矩大,子孙就算头发都白了,他也照样严格管教。这时候儿子们一起哭着磕头,求他为全家百口人的性命想想。孙盛气得不行,坚决不同意,儿子们就偷偷改了。不过孙盛早就写了个副本,传到了国外。后来晋孝武帝征集珍本异书,从辽东人那里得到了原本,跟改后的版本不一样,于是就两个版本都保存下来了。

    nbsp【内核解读】

    nbsp这段十六国时期的历史片段,简直是一部“政权兴衰启示录”——既有雄主的格局与隐患,也有昏君权臣的“作死操作”,

第622章 海西公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