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赤色军工,刚建国你就要造航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6章 粤州硅片厂[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飞机落地后,一下舷梯,就看到了姜明尚和姜思夏。

    nbsp从哈城过来,天寒地冻,而粤州却是温暖如春。

    nbsp下飞机的时候,周博身上还披着军大衣,对面的姜明尚一件单衣,姜思夏更是早早穿上裙子。

    nbsp周博哭笑不得,一边脱掉军大衣,一边尴尬地说道:“这边真暖和呀!”

    nbsp姜思夏笑道:“这里是粤州,你这身行套可用不上!”

    nbsp“用不上就放起来,在龙江省全靠它了,你是不知道那边有多冷!”

    nbsp“龙江省是不是到处都是雪呀,能滑雪吗?”

    nbsp“能是能,可惜我不会。”

    nbsp“我会呀,下次带我去吧!”姜思夏兴奋的说道。

    nbsp“没问题!”

    nbsp三人聊了几句,周博话锋一转,说起了工作上的事情。

    nbsp“晶圆工厂进展怎么样?”

    nbsp姜明尚叹了口气,“一切要从零开始,比较困难。”

    nbsp周博点点头:“万事开头难,这个晶圆厂建起来,集成电路发展才算进入规模化。”

    nbsp按照一五计划,将在粤州建设大型晶圆工厂,以及上游的硅片厂。

    nbsp之所以建在粤州,而不是沪江,是为了方便供应港岛方面的需求。

    nbsp去年,扬子江电子厂一共生产50万块各类芯片和集成电路。

    nbsp这个数量听起来不少,但以后世标准,只能算‘车间级产量。

    nbsp真正的规模化生产,那是动辄以亿为单位,在后世,夏国一年生产的芯片就超过三千亿块,这还是在光刻机被卡脖子的情况下。

    nbsp一五计划的目标,是年产量达到一千万片。

    nbsp这依然远远无法和后世相比,但在这个时代,已经足以傲视全球了。

    nbsp而要达成这个目标,大型晶圆厂是必不可少的。

    nbsp目前,扬子江电子厂的生产模式是‘车间级的,要建大型晶圆厂,很多流程和设备要重新优化。

    nbsp再加上厂房建设,工人培训,都要从头开始,工作量不是一般大。

    nbsp三人坐上一辆吉普车后,直奔粤州北郊,那是粤州工业新区所在。

    nbsp第一站,周博没有去晶圆厂,而是去了它的上游工厂,硅片厂!

    nbsp所谓硅片厂,就是将硅矿提纯为高精度硅的工厂。

    nbsp之前沪江厂用的硅晶圆,都是从毛熊进口高纯硅,然后在进一步提纯。

    nbsp但随着芯片产量提升,从毛熊进口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而且还受制于人,建硅片厂势在必行。

    nbsp一个小时后,吉普车来到粤州北郊。

    nbsp沿途看到连片的工地都在动工,热火朝天的景象和哈城工业区一般无二。

    nbsp事实上,此时此刻,全国有数十个这样的工业区正在大干快上。

    nbsp很快,车辆驶入一个工厂内,一片簇新的厂房出现在眼前。

    nbsp这里就是粤州硅片厂!

    nbsp周博四周一看,这么短时间能把厂房建好,进度算是十分惊人了。

    nbsp来之前已经通知过,一群人正在厂区内等候,其中还有几名毛熊专家。

    nbsp下车后,众人一番寒暄。

    nbsp周博注意到众人的表情有些异样,尤其是几名毛熊专家,都板着一张脸。

    nbsp之所以请毛熊专家来,是因为夏国从来没有建过硅片厂,周博也不可能一直耗在一个工厂里。

    nbsp所以要利用一下毛熊专家的经验。

    nbsp周博主动挑起话题,“罗曼诺夫同志,反应炉安装好了吗?”

    nbsp罗曼诺夫是第一次见到周博,在毛熊军工界,周博是大名鼎鼎的存在,现在看到周博如此年轻,罗曼诺夫心中暗暗吃惊。

    nbsp同时,周博还是硅片厂的名义总工,也就是,周

第226章 粤州硅片厂[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