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3章 新技术下的难点[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量来看,封闭的压缩空间仅需几秒钟其内部产生的能量就会达到极限,届时封闭的空间必然会像吹爆的气球一样发生爆炸。
暗物质结构中一片空间发生爆炸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陈三水不得而知,但是不用主芯片去模拟他也知道绝对不会是什么惊喜的结果。往糟糕的方向去向或许不需要银心的黑洞有什么异动,他们的世界就会提前来到被毁灭的结局。
陈三水不信这个邪,反复调整参数进行计算,然而一颗正常活动的恒星每秒释放的能量很难有什么大的波动,当内部空间充满能量无法散发的时候,人工虫洞作为唯一的出口就成为能量释放的路径。唯一的差距也就是人工虫洞入口在第几秒发生崩塌而已。
[实在不行就按照之前的方案执行……]
经历过多次失败演算后公玉永言站起身揉着因为长时间坐姿发酸的腰部说道。
[没有理由啊,肯定是有哪个参数设置的不对!]
公玉永言认为新方案不能应用于压缩恒星项目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反正按照传统压缩技术研发中心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预案,对项目本身的推进没有什么影响。可是陈三水却不这么想,他认为新的空间压缩技术是绝对能够应用在恒星压缩项目上的。
[我们重新捋一下……将恒星压缩后植入空间背面的暗物质中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现在的问题只是能量传输的问题对吧?]
看到陈三水如此执着,公玉永言只能陪着他再一次从头捋一下问题。
[嗯,是这个情况。]
陈三水翻看了之前演算的过程点头认可了公玉永言的结论。
[在设计上热电转化后剩余的能量将直接输入要塞的能量循环系统进行二次能量转化,再多余的能量将作为要塞稳定自身姿态的推动力,所以压缩空间必须要能够直接释放能量。]
公玉永言继续说道。
原来的空间压缩技术因为是压缩当前空间在能量传输上不会有什么限制,这就是之前提到过的除了体积的改变外恒星一切的物理特性都不会发生改变,所以研发中心需要考虑的仅仅只是后续的能量转化及循环问题。
所有大型星舰的设计中都会考虑到生命维持系统对于温度的需求,星舰内的温度多由引擎产生的多余温度来维持而不是用电能这样的二次能源重新转化为热量。
要塞的设计也同样遵循这一点,循环管道对于热量的转化不会进行的那么彻底,那些超出转化设计的热量一部分将被用于要塞内部的温度维持,剩下的才会被用于辅助推进。
[后续的设计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伸缩转化伞数量的减少可以通过提高循环管道的转化率来解决。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人工虫洞的出口无法维持恒星活动所产生的热量传输。]
陈三水顺着公玉永言的思路说道,绕了一大圈问题再次回到的起点,从演算的结果来看这似乎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难点。
第1883章 新技术下的难点[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