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沙丘矫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开国元老,跟随秦始皇多年,为统一六国、治理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在朝中威望极高。他从一个普通的布衣书生,凭借自己的才智和努力,一步步攀升至高位,成为秦朝的丞相,位极人臣。然而,赵高深知,若想篡位成功,必须争取到李斯的支持。他仔细研究李斯,发现李斯出身布衣,早年为摆脱卑贱穷困,寒窗苦读,投身仕途。如今虽位居三公,享尽荣华富贵,但内心深处始终对未来充满担忧,害怕失去这一切。于是,赵高决定从李斯的这个弱点入手。
nbsp赵高径直来到李斯营帐,语气中带着一丝挑衅,目光锐利地盯着李斯,说道:“丞相可知,皇上驾崩一事,外人并不知晓,给大公子扶苏的诏书及符玺都在我手中。立谁为太子,全在丞相和我一句话,丞相打算如何?”
nbsp李斯听闻此言,脸色骤变,立刻明白赵高想篡改诏书、另立太子的意图。他心中震惊不已,愤怒与震惊交织在一起,当即厉声拒绝:“休得胡言!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怎能说得出口!我李斯出身低微,幸得皇上提拔才有今日。皇上将天下安危托付于你我,我们怎可辜负圣恩!你这是在试探我,还是真的想犯上作乱?”
nbsp李斯低沉的声音在营帐中回荡,显得异常坚定,他深知,一旦卷入这场阴谋,不仅自己会身败名裂,更会危及到秦朝的稳定。
nbsp赵高见正面劝说李斯无效,便话锋一转,语气带着几分试探,不紧不慢地说道:“丞相,依您看,在才能、功绩、谋略、取信天下以及扶苏的信任程度上,您与蒙恬将军相比,谁更胜一筹呢?”
nbsp李斯听到这话,沉默良久,神色黯然,无奈地摇了摇头,低声说道:“我不如他。”
nbsp赵高见状,心中暗喜,继续步步紧逼,语气愈发严肃地说:“丞相是聪明人,其中利害关系想必比我更清楚。一旦大公子即位,丞相之位必定落入蒙恬之手,到那时,您的下场又会如何呢?而胡亥公子慈仁敦厚,一向敬重丞相,每每相遇,都礼数周到,他若即位,必会依重丞相,继续贯彻先皇和丞相治国方略,续写大秦辉煌篇章。故而,二公子实为立嗣的最佳人选,还望丞相三思啊。”
nbsp李斯陷入了痛苦的抉择,内心如翻江倒海,久久不能平静。一边是对秦始皇的忠诚,那是他多年来坚守的信念,是他作为臣子的本分;另一边则是自己的前途命运及治国理想,那是他多年来苦苦经营、梦寐以求的东西。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对权势的贪恋战胜了忠诚。他无奈地叹了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无奈与不甘,向赵高妥协了。
nbsp赵高见计谋得逞,欣喜若狂,立刻与李斯合谋。他们假托秦始皇之命,立胡亥为太子;又伪造一份诏书,派人送往上郡,以扶苏不关心父皇身体,长年在外不归朝探视,实在是“不忠不孝”的罪名将赐死扶苏与蒙恬。
nbsp扶苏接到诏书,只觉天旋地转,如遭晴天霹雳一般,整个人都懵了。他跪在地上,双手颤抖着捧着诏书,泪水夺眶而出,止不住地流。转身回到帐中,他悲痛欲绝,便要拔剑自杀。
nbsp蒙恬与秦始皇交情深厚,对这份突如其来的诏书心生怀疑,连忙劝阻道:“陛下出巡在外,尚未立太子,诸位公子必定都在暗中争夺皇位。他委任你我监军守边,足见对我们的信任。今日突然送来赐死之令,说不定其中有诈。不如向陛下请示,问明缘由再做决定,这样岂不是更好?”然而,使者在一旁不断催促逼迫,语气强硬地说:“诏书已下,你们必须立刻执行,不得有误。”
nbsp扶苏生性仁慈孝顺,听到使者的话,悲戚地说道:“父亲赐儿子死,儿子又何须再请示呢!”言罢,他闭上眼睛,挥剑自刎。蒙恬不肯不明不白赴死,使者便将他囚禁在阳周,兵权移交副将王离,并安排李斯的亲信担任护军,这才回去复命。
nbsp胡亥听闻扶苏已死,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涟漪。他想起往日与扶苏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一起习武、一起讨论国事的日子仿佛就在眼前。念及往日情谊,胡亥心中动了恻隐之心,想要释放蒙恬,让他免受牢狱之灾。恰逢蒙毅替秦始皇祭祀名山大川归来,赵高心中原本已经熄灭的怨恨之火再次熊熊燃起。他深知蒙氏兄弟的才能和威望,担心他们日后重新掌权,自己辛苦得来的地位和权力就会化为泡影。于是,赵高便在胡亥面前进谗言,他装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说道:“先帝早就想立贤能为太子,皆因蒙毅多次阻拦才未能如愿。此等不忠惑主之人,留着必是后患,不如尽早除去,以免夜长梦多。”胡亥年少轻信,没有仔细思考,便轻信了赵高的谗言,派人将蒙毅拘留在代地。
nbsp此时,赵高见障碍已除,心中暗自窃喜,便劝说胡亥速速赶回咸阳继承皇位。正值盛夏,天气炎热,秦始皇的尸体开始腐烂,恶臭从辒辌车中不断散发出来,弥漫在整个车队之中。为掩盖这股令人作呕的异味,赵高命人买来大量鲍鱼,一时间,鱼腥味与腐臭味混杂在一起,令人难以忍受。车队浩浩荡荡地回到咸阳后,才正式发丧公告天下。不久,一场空前隆重的葬礼举行,胡亥在众人的簇拥下称帝,史称秦二世。赵高因拥立之功,被封为郎中令,成为秦二世胡亥最亲信的决策大臣,开始在权力的旋涡中肆意搅动风云,将秦朝一步步推向灭亡的深渊。他利用胡亥的年轻和轻信,操纵朝政,排挤忠良,导致朝政腐败,民不聊生。最终,秦朝在赵高的搅动下,走向了灭亡的不归路。
喜欢。
第293章 沙丘矫召[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