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5章 任人唯贤:人才甄别与初步安置[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妙书阁]https://m.miaoshuge.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杜袭的到来,以及他带来的关于徐元直的消息,固然在我心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但眼下更紧迫的,是如何妥善地处理这“百川归海”般涌入徐州的人才潮。声望的提升是好事,人才的到来更是我梦寐以求的局面,可若是甄别不严、安置不当,好事也可能变成坏事,甚至可能混入沙砾乃至毒刺。

    我深知,一个稳固的基业,不仅需要顶尖的谋主帅才,更需要大量踏实肯干、各具所长的中层骨干和基层吏员。因此,在最初吸引人才的政令颁布之时,我便与陈登、孙乾等人反复商议,建立了一套初步的人才甄别与安置流程。我将其命名为“风试”,取“疾风知劲草”之意,旨在通过一系列考察,辨识出真正能为徐州所用、德才兼备的“劲草”。

    整个“风试”流程,由我亲自定下原则——“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德能并重,不拘一格”。具体的执行,我主要委派给了两位性格、专长各异的心腹:

    一是孙乾(公佑)。公佑性情温和敦厚,处事稳健细致,且早年随我辗转,深谙我心意,也了解徐州各方面的实际需求。由他负责初步的接待、登记,审核来投者的基本履历、乡评(若有)、以及他们的自述与期望。他的任务是进行第一道筛选,将明显不合条件或言过其实者剔除,并将初步合格者分类,以便进行下一步的针对性考核。

    二是简雍(宪和)。宪和则与公佑截然不同,他性情放达,不拘小节,言辞犀利,洞察人心。我交予他的,是更具挑战性的“面试”环节。我特意嘱咐他,不必拘泥于礼节,可以通过闲谈、诘问、甚至设置一些情景难题,来考察应试者的反应、心性、口才以及应变能力。宪和那双似乎能看透人心的眼睛,往往能发现一些隐藏在冠冕堂皇言辞之下的真实想法,甚至能嗅出某些心怀叵测者的异样气息。

    除了这两位主导,根据人才类型的不同,还会涉及其他部门的协同。例如,若有自荐擅长农桑水利者,会请韩暨(公至)参与评估;若有通晓律法刑名者,则请麋竺(他如今不仅掌管财计,亦协助处理部分民政法务)或其推荐的属吏进行专业考核;若有自称精通兵法、愿入军旅者,则需经过关羽或张飞(视其欲加入步军或水军/骑兵而定)的审核。

    “风试”的核心环节,是一场统一组织的”策论”。我亲自拟定了几个题目,皆是围绕徐州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如“论徐州屯田之利弊与推广之策”、“如何有效安抚流民、恢复生产”、“对江东孙氏或北方曹氏,徐州当持何策”、“如何整肃吏治、提升效率”等等。这不仅是考察他们的学识文笔,更是要看他们是否真正关注时弊,是否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非只会空谈阔论。

    考核的场所,设在原州府的部分空置院落,临时辟为“人才考核署”。每日,都有数十乃至上百名来自各地的士人、游侠、有一技之长者在此进出。孙乾在登记处一丝不苟地核对信息,神色平和却目光审慎;简雍则在另一间稍显随意的厅堂里,或坐或立,与应试者谈笑风生,却在不经意间抛出尖锐的问题,观察对方的反应。
第255章 任人唯贤:人才甄别与初步安置[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